组织开展土地整治技术集成与应用。加强土地整治技术集成方法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土地整治重大科技专项,选取典型区域开展应用示范攻关。在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和土地修复中,综合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市更新,修复损毁土地,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节约集......
8月1日起开始实施。 《岩溶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GB/T 43937-2024)规定了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岩溶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岩溶区土地整理、岩溶土壤改良、岩溶区水土保持、岩溶洼地内涝防治等内容。该规范对岩溶区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合理调配、水土保持和内涝防治等......
溶地质调查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需求。国土资源厅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发言,希望岩溶所在北部湾城市地质调查、广西危岩崩塌和地面塌陷、土地整理和石漠化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废弃矿山环境修复、岩溶地貌和地质遗迹调查、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以及广西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
全调查和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档等工作。为更好地促进成果转化,我们将永久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建档作为突破口,在服务保障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整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的综合运用和分析以及保护耕地生态安全、完善基本......
制,健全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和纪检监察机关联合执法机制。 三是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开源节流机制。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加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成矿预测,引入大企业,形成大投入,争取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坚守18亿......
力支撑和服务。 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带动贵州省投入近3亿元实施全域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四川省投入近9000万元实施“金土地工程”土地整理区以及攀枝花市、宜宾市、安宁河谷等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助力贫困区农民脱贫增收。 会议认为,......
白于山区实施地灾避灾搬迁5.5万户,消除3809处地灾隐患点对18万多人的威胁。四川省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地灾搬迁避让、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开发等政策项目资金,实现避险与扶贫精准有机结合,成效突出。有的地方还把城市及周边的地灾隐患治理与开发结合起来,在政府统一主导和规划......
况,封山育林约300 平方千米,人工造林100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由2001年10%提高到现在的70%,每年可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1万多立方米。结合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和坡改梯水保工程,使得土壤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增加31.5%、43.7%、32.9%、27.3%,土地单位面积产值显著提高。 为了......
科学建议,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对城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的“五大坪台”地区和“城中村”,抓住国家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机遇,将危旧房改造、土地整理开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消除、环境连片整治“捆绑”实施,一次性解决存在的各类隐患,先后争取到国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中国黄土高原......
境地质问题防治规划结合,居民居住区要远离地下采空区、工业区、固体废物堆放处置区等,矿产规划理应与基本农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规划、地质环境修复规划结合,协调“地上”和“地下”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与水资源等。 在地震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