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模式,已在西南、西北、东北3大区的27个野外项目组示范应用。 (五)全球配置资源、利用两种资源 初步认知如下: 1)国际上矿产资源和生态产品“供需一体”的只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少数资源与生态大国,此外的大多数国家都处于“供需分离”状......
为中国的地质事业留下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探索科学,孕育矿床经典理论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裕淇与陈毓川等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之后,这一理论作为我国区域成矿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国家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全......
地”)指导工作。 王学龙指出科研基地应进一步加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平面分布的自动监测,获取一批扎实的科学数据;要坚持不懈地追踪国际上碳储项目环境影响和监测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好科研基地争取发表高水平成果。 项目组成员介绍了科研基地场地设施情况和取得的初......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宏观影响的重大成果。基础地质科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国际上有重要地区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工作为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量折算为有机碳资源,其有机碳占总量的比例超过53%,而煤、石油、天然气三者有机碳之和仅占26.6%,也就是说,前者是后三者之和的约2倍。国际上广泛引用的可燃冰储量数据来自美国科学家科温沃登,他预测全球储量为21万亿吨油当量,与美国能源部2011年发布的数据大致相当。 具体到......
冻土区浅表地层(深度>几十米)。 国际勘探“可燃冰”动态 在现有的能源中,可燃冰是很少的可以代替煤、石油的能源。 目前,国际上对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步伐呈你追我赶之势,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但论及研发力度,世界上......
建设运行现状,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为要求,进一步精心研究和修改完善筹建方案。下一步,要在筹建国家实验室的同时,从创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着......
了高精度微重力传感器技术、铯光泵磁力仪传感器技术、宽带感应式电磁传感器技术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微重力传感器的突破使我国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可以自主生产高精度重力仪的国家。 在重磁、电磁、地震、井中勘探仪器和钻探设备方面,他们研制出高精度地面数字重力仪、大......
支撑国家的经济发展。矿床学也称为经济地质学,就是发现‘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石头’。”毛景文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在国际上找矿的目标就是找大矿、找富矿、找浅矿。找矿的目标是中高山区和浅覆盖区,研发新技术,开展500米或者1000米以浅的立体找矿,包括空中层面......
实用性最强的世界性检索工具,涵盖了数万种期刊的学术资源。《华东地质》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收录,将进一步促进本刊发表的论文在国际上的传播,提高作者及机构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与知名度,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发展。 近年来本刊贯彻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