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成果是在比较成熟的自然地理学、沉积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植物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生态遥感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模糊数学方法,以及数据库技术,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将规律性的探索与方法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国家发展需......
循环模型,证实污染环境可能通过微生物固碳实现“碳源-碳汇”转换。研究指出,若进一步优化含水层微生物群落结构,或可开发“污染修复-碳封存”协同技术,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科学路径。目前,团队正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量化实际固碳效率,为地质碳封存提供理论支撑。 ......
员耐心解答了现场科研人员的提问,现场互动气氛活跃。通过近两个小时的精彩讲解,武汉地调中心地质科研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锆石U-Pb定年和同位素示踪这一重要研究手段的理解,对今后地质科技人员开展同位素年代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70余名地质科研人员聆听了报告。 万渝生研......
体”的综合集成研究,共同解决了任何单个国家无法解决的跨国界的重大地质问题,取得了地层、地质构造、综合编图等创新性成果。应用锆石Hf同位素示踪新技术,揭示青藏高原南部岩石圈结构、地壳生长过程及控矿作用,深化了青藏高原南部变质作用和构造演化调查研究为全方位厘定拉萨地体对碰......
; 现代沉积速率是评价海岸带地质环境安全的重要参数。长期以来,渤海湾和滨海新区的海岸带地质环境研究一直缺少该参数。天津地调中心通过210Pb和137Cs同位素示踪与测年,定量确定了现代沉积速率,初步绘制了滨海新区海岸带及浅海区现代沉积速率等值线图,填补了以往的空白。 ......
我国河南省南阳市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东汉时期制作工艺独特的金银箔珠。实验测试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利用地球化学原位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揭示了东汉金银箔珠来源。 铅同位素分析表明,金银箔珠中黄金的来源不同,可能来自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而白银和玻璃材料来自中......
基金重点项目:南华纪间冰期海洋环境演化的高分辨记录与重建(414301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气增氧过程与深部碳氧循环关联的金属同位素示踪技术(2019YFA070840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南通大学 朱祥坤 沈卫兵、闫 斌、高兆富、王 丹、张 衎、孙 剑、......
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0年3月,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是自然资源部系统首个以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示踪与测年技术为核心的权威实验室,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长期合作单位。 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前沿基础,依托......
2022年05月 4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 A02100407质谱仪 开展稳定同位素测试必备仪器。C\H\O\S\N等同位素测试是进行水、土壤、岩石、环境等同位素示踪的必要手段。 359.000000 2022年08月 ......
粒有机碳样品进行酸蒸前处理的设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获发明专利的两套模拟现场培养系统分别利用溶解氧测试法和同位素示踪法,通过多单元巧妙设计,解决了目前野外(尤其滨海湿地和潮间带)测试水域生产力时操作难度大、干扰因素多、精度差、存在潜在环境污染等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