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余震尚未平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研究室主任李海兵已带领团队站在了地震破裂带的起始点——映秀镇。每当青藏高原及邻区发生强震,李海兵总是第一时间奔赴野外现场,记录震区的每一条陡坎、每一道裂痕。“地震破裂是如何发生的?......
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共有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海兵名列其中,他也是自然资源系统唯一一位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荐的获奖者。 作为著名地质学家,李海兵在业内声誉卓著......
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2426人受到表彰 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 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其中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大陆动力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海兵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究需要“十年磨一剑” 的耐心与定力。针对选定的理想钻探地点,需要多次钻入和反复考察,耗时数年以突破莫霍面。获取的岩心样品将为板块动力学、深部生物圈及地幔物质循环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文章强调,莫霍面是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发起的初心。“梦想”号不仅继承了“......
3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2025年度“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论坛”在成都成功举行。本论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来自全国89家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部门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和......
技术”等。 三是聚焦全球与区域性问题。气候变化是新兴研究主题核心内容,多涉及碳循环、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如“新生代的气候动力学和大气CO2”“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挑战”。区域性研究深化,如青藏高原构造、黄土高原水文、华南地区地质演化等,体现对中国本土及周边地质环......
而提升信噪比。二是揭示了基体效应的产生机制:通过对ICP中12C+,13C/12C和40Ar3+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率耦合成像研究,阐明了40Ar3+的离子化动力学,获得了元素之间互相影响电离(基体效应)的直接证据,核素电离过程的相互影响导致元素和同位素分馏,这是产生基体效应的机制之一(图1)。......
创新中心) 大地电磁系统 A02101200地震仪器 2套。主要用于深部勘探、深部找矿、深部油气勘探、地质分层、找大型构造、地球动力学研究、地热资源勘查,地下空间调查,地下水勘查,盐湖资源勘查和页岩气勘探等。 160.000000 2025年04月 2 中国地质调查局......
认为成矿作用大都发生在板块边缘,与板块边缘造山作用密不可分,如洋—陆俯冲造山、陆—陆碰撞造山,而对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成矿作用及深部动力学机制却鲜有了解。”吕庆田说,他带领深部探测专项第3项目组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经过4年努力,解开了大陆板块内部成矿的“深部奥秘”。 ......
首批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均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丰硕成果。 本次会议聚焦海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集中展示了开放基金项目在海底滑坡多尺度动力学机制与灾害效应研究、浅层气形成机制及其地质灾害效应综合研究、海洋甲烷高精度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验收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