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研究员。从事风尘沉积、古季风演化及粉尘源区干旱化研究,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季风-干旱环境的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揭示出太阳辐射、冰量和CO2变化及大西洋经向环流对轨道-千年尺度东亚季风变率的影响,确定了冰期-间冰期黄土物源变动与大气环流强度变化的关联。研究成果分别发......
000多万年以前的隆升即已导致大气环流的重组;发现了第四纪东亚季风极盛期与大洋碳同位素变化的耦合关系,揭示出冰期-间冰期旋回中两极冰盖存在不对称演化行为,提出更新世大气甲烷浓度变化的两半球季风和全球冰量交替控制解释。曾获全球变化科学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等奖励。......
放是“元凶”。工业化以来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3%左右,无疑对生态环境有巨大的负面作用,中国西部山地冰川过去50年的面积和冰量大概减少了15%~20%。 吴晓青着重指出,把经济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是不妥的,越是经济下滑越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越是经济下滑越要增强......
研究所,并探讨了合作意向。 访问期间,尼格马图林博士作了题为“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北极大陆架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北极地区的冰量在明显减少,但关于气候变化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气候在变暖,另一种则完全相反。报告结束后与青岛所科研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