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丽妃)日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了其组织完成的2019年至2020年全国地下水位统一测量和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工作。该工作查明了全国地下水年度变化量,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地面沉降防治与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此次调查建立了覆盖全国主......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2019年12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收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召开了竣工验收会。由袁道先、王浩、王光谦等1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认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竣工,使我国地下水监测事业产生了质的飞跃,是我国地下水领域具......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冯丽妃)2月26日,“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返抵广州。本次任务是“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入列后的首个远洋调查科考航次,是深化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科学合作。 该船自去年11月28日从广州起航,历时9......
卡洛董氏扇桨龙化石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对我国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与现生鸭嘴兽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现代海洋生态系统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据......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10月10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并现场发布了《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 “这是我国首次针对全球矿业发展态势发布的《报告》。它基于海量数据,从矿......
“航空地质一号“资料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供图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 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10月9日至11日在天津举行。其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航空地质一号”固定翼飞机模型亮相大会展会。 “这是‘航空地质一号’的1:10模型。”大会展会上......
资源调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土壤质量调查、生态地质调查等多个领域,将在支撑国家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航空地质一号”1:10模型 冯丽妃摄 “航空地质一号”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供图 ......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土壤环境质量优良,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地质调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成果。据了解,“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实现了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自然资源多要素调......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朱汉斌)12月19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了解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域地质资源与环境图集》近日首次编制完成,该图集对澳门海域地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空间拓展利用提出了针对性认识与建议,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海洋地质资料......
开展深海浅钻作业 薛俊辉摄 科考队员走下“海洋六号”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朱汉斌)历时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地质第8航次和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务,满载科考成果,于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