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中国科学报:近20年石漠化治理让广西千万人受益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冯丽妃 发布时间:2019-05-30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记者日前从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局获悉,2001年以来,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在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组织实施了120多个地质调查项目及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累计投入经费约2亿元,在石漠化生态修复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近20年来,岩溶地质所研发了12项关键技术,编制技术标准10余项,为岩溶区水土调蓄和生态重建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所还将西南岩溶区划分为八大石漠化治理类型区,明确451个石漠化县,对各区提出因地制宜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建议;建立20余个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构建了“科研单位+政府+公司+农户+市场”的运作方式,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提供了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果化镇是石漠化生态修复示范区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太平生态示范区,这里曾是桂西南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石漠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0%。自实施综合治理以来,果化示范区植被覆盖率增加60%,土壤侵蚀速率下降80%,水资源利用率增长5倍,带动西南地区治理石漠化两万平方公里,解决1500万人饮用水困难,指导30多个县实施土地整治500万亩。石漠化区火龙果等生态产业经济效益显著,由治理前的800元/亩提高到1.8万元/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不足600元/年增加到1.8万元/年。“果化模式”吸引西南八省干部和农民群众近20万人次前往考察学习,1000多万人间接受益。

《中国科学报》 (2019-05-30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