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枢纽管理局提交了“长江三峡航道地质灾害涌浪风险评价”的成果报告,并就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涌浪问题进行了讨论。

    《长江三峡航道地质灾害涌浪风险评价报告》梳理了长江三峡滑坡及涌浪灾害历史,查明了三峡库区潜在涌浪源分布状况,圈定了箭穿洞危岩体、龚家方-横石溪段危险斜坡、甘井子滑坡等22个潜在涌浪源,系统总结了岸坡主要的变形失稳模式。利用基于水波动力学的滑坡涌浪评价方法对典型单体涌浪源进行了预测评价,对可能产生的涌浪高度、传播路径、影响范围进行了判断,提出了单体的涌浪预警分区;在单体预测的基础上对整个航道进行了滑坡涌浪危险性总体评估,并圈定了预警区、提出了加强涌浪灾害科普宣传、同时开展涌浪预警与地质灾害预警、由专业部门科学确定涌浪大小与危害范围和等级、合理选择人员与船只规避地点、设置涌浪波消减设施等应对高陡岸坡形成涌浪的风险管理措施。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枢纽管理局局长胡兴娥及相关专家认为:《长江三峡航道地质灾害涌浪风险评价报告》对三峡地区港口码头、过江廊道和库岸边坡等场地的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为长江航道安全运行提供了及时的第一手地质资料,为保障三峡通航安全和提升黄金水道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峡库区滑坡涌浪成果交流

    长江三峡航道地质灾害涌浪风险评价成果得到推广和应...

    2020年9月18-2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与三峡大学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组织开展了库区地质灾害现场调查与研究,对巫山县白鹤坪滑坡、甘井子滑坡、李家湾滑坡、水竹园滑坡及淌里滑坡5处降雨-库水型滑坡开展现场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结合滑坡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和诱发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并进行技术会商演练。通过地质灾害现场调查、研究和演练,双方进一步加强了配合协作能力,磨合锻炼了队伍,有效提高了地质灾害临灾监测能力,进一步落实了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建工作。 

    下一步,武汉地调中心与三峡大学等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单位一起,以国家级平台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指导中心、湖北长江三峡滑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专业监测单位的区位、数据、专业和人才优势,加强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科学研究等合作,共同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和科学研究能力及水平。

    1 巫山县白鹤坪滑坡现场调查

    2 巫山县水竹园滑坡现场调查组

    开展库区地质灾害现场调查 共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