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9月1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在湖北省宜昌市仁和坪镇施工现场对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2117地震队承担的“鹤峰-五峰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勘探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听取地震队开工准备工作汇报的基础上,验收组对地震采集设备、测量仪器、表层调查仪器、外设基础资料、测量资料、生产准备情况、营地建设、队伍资质及QHSE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检查,认为施工前期准备充分,同意通过开工验收。

    “鹤峰-五峰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勘探工程”属于二级项目“武陵山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2018年的工作内容。该工程以仁和坪向斜为中心,以二叠系大隆组、吴家坪组页岩层系及栖霞组、茅口组常规储层为主要目标层,实施二维地震剖面数据采集满覆盖60km,并开展地震数据处理及解释,查明地下层位分布特征和构造格局,为参数井井位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全部测量工作,并已完成试验线钻井工作,井深抽检均符合要求。整体上,该工程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人员设备到位,顺利通过开工验收。

     现场抽检钻井深度 

    验收会现场检查原始记录 

     
     
    鹤峰-五峰地区页岩气调查二维地震勘探工程顺利通过开...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完成了松辽外围西部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在高力板地区的二维地震勘探施工,提交的原始资料通过所组织的专家验收,评为优秀级。获得的油气地震勘查数据质量受到业内专家高度认可,同时实现了局属单位油气地震技术零的突破。

    该项工作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松辽外围西部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研究区开展二维反射地震勘查,研究火山岩覆盖区主要目的层的空间分布与沉积特征,为松辽外围西部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松辽盆地西缘为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施工经费少,地震勘探工作难度较大。前期阶段,地科院物化探所自筹资金在该区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工作,确定了此次地震调查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方案。历时58天,项目全体人员通力合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共完成满覆盖剖面180.15千米,地震记录甲级资料比例为92.15%,取得了高质量的地震资料。

    经过对项目提交的原始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结合野外现场检查意见,专家组对项目野外工作质量和取得的二维地震资料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一致认为项目野外试验工作细致,优选参数合理,获得的原始资料齐全且品质较高,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野外工作内容,并且野外现场处理剖面资料初步揭示了地层单元及构造展布特征,为下一步分析石油地质条件提供了坚实基础,项目还提出了火山岩覆盖区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具有先趋性、探索性。

    该项目是首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承担的油气资源基础地质调查地震勘探任务,承担单位地科院物化探所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对能源矿产调查支撑作用、提高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紧扣本项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保证到位的经费和充足的研究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不仅获得的油气地震勘查数据质量受到业内专家高度认可,同时还实现了局属单位油气地震技术零的突破。通过项目的实施,积累了经验,锤炼了队伍,将有利于组建自己的专业地震勘探服务队伍,开展系统性的油气资源调查工作,更好地为国家能源地质调查及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公益性服务。

    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石油大庆研究院、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地调局油气调查中心、地调局沈阳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地球物理和油气地质专家组成。

     专家组听取野外工作汇报  

     专家组现场检查指导

    松辽外围西部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二维地震调查工...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日前组织专家对南海三维多道地震调查获取的野外资料进行验收,专家组对“海洋地质九号”船首次自主开展的双源双缆地震作业取得的高品质资料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秀”级。

    外业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组历时1个月时间,在南海开展了三维多道地震调查连续作业。本次三维多道地震共完成测线120条,累计工作量2833千米(满覆盖2626千米),覆盖面积220平方千米。目前,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从现场预处理完成的地震剖面来看,此次采集的地震数据信噪比高,浅部地层和断裂显示清晰,在峡谷的两侧能够清晰的识别出BSR,且BSR沉积层的厚度可达0.5s,具有较高的调查目标勘探价值。完全满足项目组后续开展研究工作的需要。

    历经4年多的发展,青岛海洋所多道地震调查队伍从无到有,技术能力日臻完善,继2021年实现8000立方英寸大容量气枪阵列/12千米缆长二维多道地震作业能力后,再次升级为双源双缆三维作业。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开创了青岛海洋所自主实施三维多道地震的先河,标志着青岛海洋所多道地震调查能力再上台阶,为后续开展斜缆、垂直缆等作业方法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青岛海洋所多道地震调查能力迈入三维时代

    2020年8月10-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安徽望江,对“长江下游重点盆地地球物理基础调查”项目开展质量、安全、保密等“多规合一”综合检查、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职工“四态”调研,代表所党委慰问了项目组一线人员。华东项目办对该项目全程跟踪检查,物化探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参加检查。

    检查组在室内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关于项目工作情况介绍。围绕项目推进、安全、保密、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职工“四态”等方面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座谈。对照项目年度实施方案,查阅了原始资料。抽查了党建、保密等相关记录,并赴野外现场检查了数据采集、安全等保障措施。通过检查,检查组认为项目野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安全、保密和廉政工作落实到位,工作部署合理,工作进度达到了实施方案要求,原始资料规范齐全,工作质量可靠,初步获得望江盆地预选井位WWD-2附近的电性结构,解释了望江盆地过WWD2井A线、1线、2线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改进优化自主研发的160kw大功率多功能电磁硬件系统,保质保量完成满覆盖50千米二维反射地震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有力支撑服务了井位优选,检查组对项目组克服疫情、恶劣天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野外质量检查评级为优秀级。

    检查组强调:一是野外临时党支部在工作中务必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将基层党建与基础地球物理调查、科学研究等有机融合,充分调动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强化廉洁意识,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三是要增强身份意识和纪律意识,严格遵守“4个方面21个不准”要求,坚持自警自省自律,永葆政治本色。四是要确保按时按量安全顺利地完成野外工作,加快综合研究和成果集成,为长江下游页岩气科技攻坚战提供有效支撑。

     

    物化探所开展“长江下游重点盆地地球物理基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