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8年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为了引导社会公众牢固树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理念,切实提高全民共同关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当天上午在古城西安南稍门十字,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陕西省地调院进行了以“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宣传形式包括:拉挂横幅、张贴海报;项目成果、土地日知识展板宣传;土地日科普知识、不动产登记等科普宣传手册折页发放;现场咨询交流。工作人员与广大群众实现了良好互动,对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也给予了满意的答复。

    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强化了群众对土地的保护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西安地调中心、陕西省地调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宣传活动。

     

    西安地调中心开展第28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日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建立了包括设备、方法、标准在内的以钻代槽绿色勘查技术方法体系。

    为解决槽探、浅井等传统地表揭露手段自身局限性问题(不可能开挖很深、很大范围、灵活性差)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早在2005年,探矿工程所就对浅钻技术应用于地质找矿方面作了拓展,在内蒙古开展了浅钻与槽探揭露地质现象的效果对比研究。2014年,在海南、云南两省进行了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和示范,解决了以钻代槽关键技术问题,使其成为绿色勘查关键技术之一。其间,编制了《浅层取样钻探技术规程》。

    以钻代槽勘查方法的关键技术是组合钻孔布设方法。常用的钻孔布设方法有“探索孔-追索孔-验证孔”三步布孔法、十字布孔法等。以海南省东方市风塘岭金矿区矿产勘查为例。在地质分析基础上,依次进行浅钻施工——样品分析——确定品位——后续槽探施工,确定了矿脉走向,对矿区金矿异常高值区进行矿脉追索,通过对该区域槽探所发现的硅化带、破碎带(碎裂岩)上布置浅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试验性钻探所揭露的岩性组合与传统槽探结果一致;(2)浅钻与槽探所对应的样品分析结果基本吻合;(3)通过探索孔与追索孔、确认孔的共同施工,可以确定地质体产状。针对脉状或条带状的矿带进行钻探,采取施工斜孔的方法布孔可以快速达到地质目的,更高程度地提高浅钻成功率,可达到或接近槽探“施工范围内近水平方向上的连续观察剖面”的效果。

    基于浅钻的优势,认为以钻代槽技术勘查方法有以下优点:(1)浅钻在施工中占地面积小、地表破坏少、操作简单,对环境扰动轻微,安全系数高,符合绿色勘查的要求;(2)基本解决了难进入地区、特殊浅覆盖区取样的难题,有望彻底改变井探、槽探和人工挖掘等破坏生态的传统地质取样方法;(3)以钻代槽勘查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质体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及接触关系等要素进行有效勘测和控制,可以拓展勘查深度;(4)以钻代槽方法灵活,可以快速布孔,取样工作速度快及取样质量高,缩短了勘查周期;(5)相对于槽探,以钻代槽综合费用低,尤其是避免了巨额占地赔偿,节约了项目资金。目前以钻代槽方法已在黑龙江、西藏、甘肃、陕西等多个地区得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探矿工程 精心服务绿色勘查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地调局水环中心汾河流域采煤沉陷区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临时党支部组织全体人员前往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总部旧址,开展以“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

    来到麻田,全体党员首先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同志们仿佛又回到了入党的神圣时刻,回想起了入党时的革命激情、奋斗热情和庄严承诺,内心充满了荣誉感和使命感。随后全体人员参观了八路军总部旧址和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山西省左权县革命圣地麻田,有“小延安”的光荣称号。 1940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等150余个党政军机关陆续进驻麻田镇一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杨尚昆、罗瑞卿等在这里指挥了近5年的抗日战争。在近五年时间里,八路军从这里指挥完成了“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实行的“囚笼”政策;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对根据地“扫荡”和“三光”政策,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领导华北军民粉碎了日军向华北根据地实施的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使根据地在困难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期间著名抗日将领左权将军为国殉难于麻田附近“十字岭”。

    通过此次纪念学习活动,使全体人员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加牢记党的宗旨,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烈为榜样,以党章为标准,立足岗位,认真践行“两学一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为水环中心添彩。

    “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
      今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利用效益。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是我们人类必须肩负的责任。依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文件精神,我中心精心策划,认真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领导亲自主抓,认真制定方案

      为做好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活动,紧紧围绕“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高资利用效益”这一主题,中心主管科技工作领导亲自主抓此项工作,对宣传活动做出了精心策划、详细部署。以中心总工程师室(科技发展处)为牵头部门,由总工室(科技发展处)、党委办公室、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以重点实验室、野外观测基地、科普基础为平台,旨在重点普及地学知识,同时宣传地学知识,提高社会对地质行业的认知度。在此框架下,制定了西安地调中心第4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宣传活动周活动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上报了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活动备案表,为搞好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精心组织准备,力求宣传效果

      1、利用网站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更好的向全社会宣传世界地球日及其主题,使全社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我中心以网站为媒体,从4月中旬开始,面向社会开展围绕第4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使更多的受众了解到世界地球日及其意义,也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地球日活动中来,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2、订购印制宣传材料,制作主题展板

      为配合地球日宣传活动的开展,我中心早在3月初订购子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编辑出版的《世界地球日宣传特刊》、《地球日手册》、《地球日折页》、《地灾防治手册》、《地灾防治折页》、《不动产登记手册》、《地球日挂图》等世界地球日宣传品计3000余份(套)。同时,利用自身行业特点,我们精心制作了《金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手册》、《矿山开发保证金制度简明知识》、《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问答》、《古生物与地质遗迹知识手册》、《华山地貌成因》等相关科普知识宣传资料3000余份,以及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科普宣传挂图》。

      中心还根据专业领域不同,统筹安排了地球日宣传活动展板的制作,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作用,分为基础地质领域、矿产资源领域、能源地质领域、地下水资源领域、矿山环境领域、地质灾害领域等6个板块,共制作了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生动易懂、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展板30余块。

      通过以上方面的大量工作,为地球日宣传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结合专业实际,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4月22日地球日当天,西安地调中心依托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陕西潼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陕西紫阳科普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中心科研平台,联合陕西省紫阳县国土资源局、华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陕西省潼关县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稍门十字、陕西省潼关县广场、陕西省紫阳县广场、华山地质公园广场等4个地点,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生动的展板内容展示、发放宣传材料、专业人士现场讲解答疑、主题条幅和宣传彩球等形式,深入宣传了第46届世界地球日主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民众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以及对国土资源科普知识及地学知识的了解。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工作人员主动宣传,群众积极参与互动,许多人都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更加认识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蓝天绿水青山”人人有责,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活动目的。

      四、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精心策划、详细部署、充分准备,我中心开展了以上一系列世界地球日的宣传活动,4个活动现场投入工作人员50余人,参与群众2万多人次,共接待群众咨询近千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使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到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活动中来,各项活动都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也圆满地完成了本次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工作。


    西安市宣传活动点


    西安地调中心第4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圆满成...

      2014年2月6日,参加中国南极第30次科学考察的中国地调局水环中心查恩来、任政委和连晟三位同志圆满完成了本次考察队安排的所有任务,凯旋回国。

      在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水环中心主要承担维多利亚地新站选址工程勘察工作,此外还完成了中山站卸货海冰探路、俄罗斯遇险船只国际救援行动、雪龙船脱困行动多项艰巨任务。

      在罗斯海难言岛野外露营作业期间,维多利亚地队长查恩来同志带领来自全国8家科研院所的11名队员完成了规划区地勘、1∶2000地质填图、1∶500地形测绘、码头选址、抢滩登陆选址、爆破工程调研、建筑设计调研和气象站安装等共计8项任务。

      水环中心应用技术所查恩来所长带领任政委、连晟两位同志,在外业工期由8天压缩为4天的严峻形势面前,细化方案设计、周密策划组织,经过4天86小时的日夜奋战,发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连续作战精神,全面完成了设计工作量。水环中心科考团队共完成新站规划区18.1公里的工程地质雷达勘查剖面测量,纵横波测试点600个,高密度电法勘探6种装置近200点次勘测工作。科考团队还对新站规划区域实施了200个工程地质调查点编录,顺利完成6个工程地质调查探坑和5个冻土浅埋点的地温观测,实施难言岛新站区域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等踏勘调查。

      在中山站海冰卸货期间,查恩来(探冰队副队长)、任政委和连晟三名同志参加了海冰卸货运输路线10人探冰队,在3次海冰探路工作中实施直升机航勘及20km选线,完成雷达探冰剖面11km、融雪探坑29个、5条冰裂隙探测等工作。确定运输道路后,查恩来、连晟和仁政委同志参加了2#和5#冰裂隙架桥、插旗和护路工作。

      在中山站内陆队车库选址勘查期间,查恩来等三名队员参加了内陆队车库选址和直升机坪勘查工作组,初步选定中俄公路龙泉湖西侧冲沟后缘位置作为内陆队车库地点,同时进行了一条地质雷达测线的测量工作,并协助齐世福大校完成了俄罗斯大坡道路与停机坪爆破工程点踏勘。

      在援助俄罗斯遇险船只的国际救援行动中,查恩来、连晟两位同志参加了海冰面10人国际救援组,负责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两船旁直升机悬停机场选址于冰面木板搭建工作,采用冰雷达探测技术布置实施了俄澳两船海冰场地的十字测线共148米雷达剖面勘测,评价了海冰面10吨直升机载荷的可靠性;在雪龙船遇阻受困期间查恩来参加了考察队救援脱困行动领导小组工作,连晟、任政委同志参加了船首和附近冰山运移变化昼夜24小时值班观测组,为雪龙船脱困行动提供了数据支持。

     

      查恩来、任政委和连晟三位同志发扬了考察队“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考察队临时党委交付的国际救援行动、海冰探路和维多利亚地新站地勘等多项艰巨任务,尤其是在国际救援期间,以专业的雷达探冰技术给考察队实施救援行动以较大的技术支撑,得到了中国南极第30次科学考察队临时党委和领队的一致好评。

     

     


    考察队员合影

     


    中山站卸货期间海冰探路

     


    中山站期间海冰探路

     


    内陆出发地车库选址勘察

     


    救援俄罗斯船只期间机场勘察

     


    维多利亚地工程勘察

     



    维多利亚地工程勘察 

     


    维多利亚地工程勘察

    水环中心圆满完成第30次南极科考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向地球深地进军”的号召,实现对深部科学钻探岩心全面保管、处理和高效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工作组赶赴松科三井野外施工现场对其岩心的保护、处理、数字化等情况进行实地踏勘调研。

    在野外钻探施工现场,工作组与现场的钻井、录井和扫描技术人员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了钻探岩心出筒情况,出筒后的岩心清洗、地质编录、标识记录、保护处理、装盒登记、保存场所及岩心扫描等情况;调查了野外钻探现场周边的基本设施、住户情况、沿途道路及气候条件等。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最后阶段——松科三井于在吉林农安县开钻,最终形成“三井四孔”的十字行剖面。实施该施工,将在全球首次获得整个白垩纪连续完整的陆相地质记录,在中国首次获得一个巨型含油气盆地完整的地层记录,对全面认识白垩纪温室气候时期陆地气候环境变化、陆地环境下大量有机质的埋藏过程和大规模陆相烃源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松科三井设计井深为3600米,将获取深度为840米至2420米的共计1580米长的松辽盆地营城组顶部-青山口组底部完整、连续岩心记录。

    野外钻探施工现场

    松科三井科学钻探岩心装盒登记

    实物资料中心开展松科三井野外现场岩心保护与处理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