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第54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4月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调查”项目组联合标准研究室、科技处、所团委走进中原区冯特国际幼儿园,举办“用爱守护我们众生的地球”科普课堂活动,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色环境净化心灵”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加珍惜资源、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科普人员以地球起源开篇,围绕2023年“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地球日主题,向小朋友讲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来之不易,利用地球仪、石膏、萤石和石英等矿物晶体标本介绍了我国及周边的地理环境,引导孩子们探寻埋藏地球深处的奥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活动中科普人员向孩子们讲述了保护地球和节约资源的方式方法,小朋友也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美丽地球妈妈的形象。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科普课堂活动提高了孩子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了他们勘探更多矿产资源的热情,也在孩子心底深深地埋下了科技的种子。

    近年来,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依托“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了“科普进校园”“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等活动,促进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协同发展,推动了地质科普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对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地球日”科普课堂现场

    科技人员讲地球的奥秘

     小朋友们为地球涂上心目中的颜色

     
     
     
     
    郑州综合利用所举办“世界地球日”科普课堂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频共振,4月22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局)、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了“深海寻宝”世界地球日专场科普活动。

    作为2023年南沙科普游的一项重要内容,“深海寻宝”科普活动创新形式,设置了线上+线下科普讲堂、科普展览和实地探访科考船等三大活动内容。1382名青少年通过“南沙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最终50名幸运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启了他们在广州海洋局的科普之旅。

    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沙科研基地,大家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陆敬安教授、广州海洋局海洋技术方法所陈宗恒教授的科普讲堂。科普讲堂同时由南沙科普直播间、广东科技报同步线上直播,线上参与观看超过16万人次。陆敬安教授以《问识可燃冰》为题,围绕“什么是可燃冰”“哪里有可燃冰”“如何找可燃冰”“怎样采可燃冰”以及“何时用可燃冰”等知识,层层揭开了可燃冰的神秘面纱。2017年、2020年我国分别成功实施了海域两轮可燃冰试采,在开采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产气时长以及钻采技术方面均实现了世界领先,成果振奋人心,点燃了青少年参与海洋强国建设的热情。陈宗恒教授主讲了《跟着“海马”探深海》,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广州海洋局“空、天、海、潜、地”立体海洋探测装备体系,重点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马”号,展现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硬实力。陈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深海遥控潜水器研制的国产化达到90%以上,许多技术实现了自立自强。讲堂上,他还分享了“海马”号实地拍摄的“海马冷泉”区海底视频以及高清图片,展现了精彩、奇妙、有趣的海底世界。洁白的可燃冰、冒泡的甲烷气以及贻贝、白螃蟹和管虫等冷泉生物引起了青少年浓浓的兴趣,现场互动活跃,激发了青少年对海洋的热爱,也增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科普展览馆,广州海洋局科技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青少年讲解了海域可燃冰试采技术。青少年们还参观了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展板、十艘海洋科考船模型以及来自太平洋深海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核等实物样品。通过科普展览,青少年学习了海洋常识和海洋宝藏、海洋探测、海洋生态、冰雪极地等方面的知识,观赏了海上一线工作者视角下的海洋风光,感受到了浓浓的海洋科考文化。

    随后,怀着无比激动和好奇的心情,青少年们有序地登上了“海洋地质十二号”科考船,参观了驾驶室、调查仪器房、甲板、餐厅以及健身房等场所,并观摩了气枪震源系统、电缆绞车、水鸟、综合导航定位系统、地震采集系统和多道地震后处理系统等的地质调查设备。青少年们眼前一亮,对科考船的一切感到好奇和震撼,纷纷表达了跟随科考船参加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强烈愿望。

    此次“深海寻宝”科普活动成效显著,充分展示了海洋地质调查事业的独特内涵,极大增强了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激发了孩子们关爱“众生的地球”、关爱海洋、保护海洋以及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心和决心。青少年家长由衷点赞:“这是一场高大上和非常有意义的科普活动,我们家长和孩子们都意犹未尽,期待未来主办方能组织更多活动。”未来,广州海洋局将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力度,开放共享,当好新时代地质文化的传播者,为加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讲好海洋地质故事贡献力量。

     

    《跟着“海马”探深海》科普讲座现场

     

    青少年提问现场

     

     

    广州海洋局联合南沙区科协举办“世界地球日”专场“...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地球科学知识,4月17-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区创中心相关共建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次活动包括:科普讲座(线上+线下相结合)、走进科普基地、科普专家进社区、自然资源科普知识网络有奖竞答及科普视频展播等活动。

    20日上午,沈阳地调中心邀请沈阳市南京一校(沈北校区)小学生,走进“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开展了显微镜镜下矿物识别体验、科普小讲堂和参观科普研学基地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标本观摩、镜下微观体验、科普小讲堂等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岩石的结构,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大大提高了小学生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活动现场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每天都要为节约集约利用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作出贡献。

    “地学科普研学基地”活动现场

    20日下午,沈阳地调中心联合区创中心共建单位开展了“第54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暨区创科普第六期”活动。来自沈阳师范大学、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和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的四位科普专家交流了“走近恐龙时代的海生爬行动物”“地表基质知多少”“导航的进化史”和“神奇的地热景观——热泉”等内容深入浅出的科普知识,提高了大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兴趣,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近200余人在线上参加讲座活动。

    区创科普讲座现场

    21日上午,沈阳地调中心张渝金博士和栗春玲高级工程师走进铁西社区,开展“众生的地球”和“辽宁特色石头——岫岩玉”科普讲座,以地球日主题和大众关心的话题为切入点,推动科学走进公众、融入公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地球、热爱地球。

    走进铁西社区,做科普讲座

    地球日活动期间,沈阳地调中心在中心网站、东北地质之家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地表基质》,《发挥地学优势守护大熊猫》等系列科普视频,网络有奖竞答活动,也让更多中心职工了解各类科普知识,提高科普水平。

    沈阳地调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增强了社会公众保护地球的意识,将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同时传播了地学知识,弘扬了地质文化,为建设科普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阳地调中心组织开展纪念第54个世界地球日系列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