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叮叮叮”、“咣咣咣”、“叮叮咣咣”……7月4日中午,烈日炎炎下,温度超过40度的“海洋六号”后甲板传来打击乐般有节奏的敲击声,这里在进行一场音乐演奏?不,他们所做的其实是将一块1m×1m表面正方形的水泥块改造成原来大小的一半。

    “海洋六号”科考船自6月27日起航执行2018年深海大洋科考任务,近日抵达西太平洋作业工区,在完成多波束回波强度试验的基础上,按计划在目标海域海底布放锚系。技术人员正在改造的水泥块是在投放锚系时用来配重控制下沉速度的,通过对锚系结构设计及浮球、设备和水泥块重量的精确配比分析发现,现有水泥块的重量会导致锚系下沉速度过快,存在着设备损坏或锚系陷入淤泥太深等风险,进而影响回收成功率。

    由于时间匆忙,来不及制作新的水泥块,只能对现有水泥块加以改造,船上没有专门切割水泥块的工具,用铁锤将双层钢筋网结构的水泥块敲掉一半谈何容易!于是大家通过比赛的形式,从四边的中点连线,后甲板技术人员黎俊强、于立分、闫卫召和罗红波四位“雕刻师”每人负责一个角,将中心正方形以外部分去掉,看谁敲得又快又能保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炎炎烈日下,大铁锤砸在1吨多重的水泥块上几乎纹丝不动,手却震得生疼。他们轮番上阵,挥汗如雨,工作服很快湿透,又慢慢被太阳烤干,再湿透……虽然这样,大家还是保持风趣乐观的态度,喊着“四十”“四十”、“八十”“八十”的拍子,互相鼓励,活跃气氛。

    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雕刻师”们终于将坚硬的水泥块改造成了最佳大小。根据水下定位监控显示,锚系在既定位置投放时下沉速度约1m/s,效果十分理想,而且锚系着底的位置也达到了预期要求,为锚系投放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航段结束后锚系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海洋地质人不畏艰难的精神和乐观积极的态度让人动容,他们不仅仅是雕刻师,也是演奏家,“叮叮咣咣”的声响,又何尝不是太平洋上华美的乐章。

    奋力改造

    一场特别的雕刻比赛

    为大力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程研究所团委以“学雷锋 美化环境 爱我家园”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义务劳动志愿服务。

    2018年4月10日,青年志愿者们乘坐班车来到周口店基地,在后勤保障处基地负责人的安排带领下分批行动,一部分人负责职工食堂的清洁,擦拭了地面和玻璃,清理了卫生死角的垃圾;另一部分人则来到基地篮球场,重点对绿化带的的枯枝落叶、杂树杂草、杂物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并清扫了主干道。青年志愿者们不怕脏、不怕累,积极踊跃,干劲十足。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食堂卫生环境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基地枯叶等易燃危险源被清扫干净。

    此次志愿服务,充分展现了青年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有效提升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对美化基地环境、预防春季火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高度认可与赞扬。

    探矿工程所十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本次活动。

    探矿工程所团委组织开展“学雷锋 美化环境 爱我家园...

    3月8日至16日,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组织开展了倾斜航空摄影系统软硬件培训。邀请上海航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对海洋保障工程引进的AMC5100倾斜数码航摄仪、ASC1100摆扫式航空相机、ContextCapture Center倾斜摄影数据处理系统等进行了集中培训。

    新型数码航摄仪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对于支撑服务海洋保障工程,率先实现“装备一流”具有重要意义。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度重视新设备的引进和培训工作,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制定了详细的设备培训计划,要求相关业务部门人人都会熟练操作仪器和软件。同时还对已有技术装备进行规范管理,每台仪器都由两名专职责任人负责维护和具体管理。

    此次培训,对倾斜航空摄影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流程、飞行作业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技巧、管理维护办法等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系统培训,有关人员进一步掌握了新引进仪器装备和软件系统的维护使用,为保障年度地质调查“两重”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AMC5100倾斜数码航摄仪

     

    航摄仪培训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开展倾斜航空摄影系统培训
      一
      7月14日,早上7点,餐厅空无一人。大厨在切冬瓜,看着我,说可以开饭了,馒头在蒸炉里,米粥咸菜在外面。他在准备中餐的冬瓜汤。“因为是在码头,大伙起床晚,你先吃吧”,他说。
      像所有港口一样,关岛港口上也是碧蓝的海水、刺眼的阳光、红黄蓝白色吊车吊塔和不同形状规模的船舶。海洋六号静静地靠在海湾,三面环围如在护臂中,一条出航水道仿佛在等待。
      两天后,人和船都会攒足精神再次起航。大海航行几十天,陆地的时光短暂而美妙,这种享受,对于船上的工作人员,来之不易。
      这是美国的军港,车辆、人员的每一次出入,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如果不是拿着证件委托专门的车辆拉出码头大门,大伙吃、住甚至散步,都不能离开这条船。
      外出的班车定点发出,定点回。首席科学家邓希光介绍说,海洋六号制定了严格纪律,实行船机人员和科研人员双值班制度,全体人员进行了三班倒的分工,保证每天24小时出入舱口都有两人负责登记查验。临时党委成员轮流全天值班。
      甲板上彻夜灯光照明,雷达维修工作刚刚完成。
      船虽未行,内部机理还在激活状态。

      二
      7月15日中午,补给的第一批蔬菜上船。听到广播通知,大家忙跑出舱门,一边搬运,一边喜悦。
      靠港的重要目的是补给。船长孙雁鸣介绍,今年海洋六号出征执行大洋36航次和地调局深海资源航次共5个航段的任务,每航段约65人,出发时已经备足了各种物品,但有些东西是必须要依靠码头补给的,比如柴油、淡水和蔬菜瓜果。
      昨天晚上10点半,海洋六号临时党委召开会议。会上主要定下了三件事:第一,最后一批拿到签证的人员即将登船,做好房间安排;第二,各类垃圾处理,已经安排垃圾转运存储箱,一切按照规章进行;第三,分两批上补给货品。“明天上午和后天上午,广播通知所有人员帮助搬运”。

      三
      每次靠港关岛,海洋六号都要拜访联络关岛侨胞联合会。这次也不例外。
      这段情谊,说起来要归结到2011年的一封信。
      在深海大洋进行科考,船舶补给同人员休整一样必不可少。补给点的选择要看岛屿位置、规模和货物丰富度。西太平洋的关岛和  东太平洋的夏威夷无疑是科考区域内最好的补给点。但涉及美国军事基地,中国科考船要想靠港,非常困难。
      2011年,经过一番努力,海洋六号终于获得了在美国关岛和夏威夷“礼节性靠港”的许可证。但毕竟之前没去过,货物市场情况如何?人员休整是否能安全顺利?船长孙雁鸣心里没底。于是,他用中文给关岛侨联会写了一封求助信。
      获知情况后,侨联会非常重视,海洋六号一靠岸,一切都安排停当。那年,海洋六号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放日”,关岛侨联会副会长姜凤带领当地华人上船参观慰问,科考人员与同胞们互动联谊,十分开心。此后,每次船舶靠港关岛,海洋六号总要走走侨联会这个异国“亲戚”。
      大家一见面,说个人的变化,说海六的成长,更主要的是说国家的发展。关岛华人4000人,侨联会以会员制形式将当地华人联合起来。  “现在通讯发达了,和家人的联络并不难,但是海洋六号是最特殊的亲人,祝福海洋六号一帆风顺。”侨联会的负责人说。







    靠港生活

    2020年1月12日起,为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廊坊市官方宣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核酸检测。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谋划部署,青年志愿者全力全程协助,高效规范地完成了勘探技术所核酸检测工作。

    “主力军”尽职尽责显担当。四名医护工作者从下午一点到晚上八点,无轮班无休息,认真细致,紧张忙碌。累的说不出话,就用手势和志愿者传递信息;站不住了,就在桌子边靠一下。当得知还有九名老弱幼小无法来现场检测时,二话不说就主动上门检测。他们的行动让我们震撼,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知道他们为了谁。

    “信息员”主动作为定人心。为及时录入电子版台账,避免居民长时间等待,信息员们提前划分为四组,每组两人,一人负责核实信息一人负责录入。录入信息的志愿者手冻僵了,就换到秩序维护组,跑跑就不觉得冷了。秩序维护组负责收集居民核酸检测信息,字迹不清楚的及时核对,保证做到一人一账精准管理,并及时回应居民关切的问题,缓解恐慌情绪。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因为凡凡点点的“红袖章”,瞬间温暖了许多。

    “先锋队”奋勇向前作引领。为避免居民扎堆聚集、交叉感染,先锋队们按楼栋逐户通知,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应检尽检。所里老人居多,行动不便,志愿者们敲门时里面没人应声,为了节省时间,抓赶进度,他们迅速记录下来继续去楼上通知。有时候刚走到楼梯拐弯处,门又打开了,就又赶紧返回去。就这样折折返返,原本不太长的楼梯结果被拉长了一倍。但是,他们没有一人表现出不耐烦,依旧很细心地为老人解释。这群可爱的90后,因为疫情也多了几分成熟的底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核酸检测顺利结束,但是疫情尚未结束。相信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和勘探技术所志愿者们这三支“队伍”协同作战、群防群控,勘探技术所定会安然如初,廊坊也会重新按下启动键。

     

     

     

    勘探技术所完成全员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