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9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邀请挪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吕明院士、英国地调局(苏格兰)总地质师Diarmad Campbell博士、南京大学李晓昭教授等专家来所进行学术报告,指导青岛海洋所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

    据了解,吕明院士为挪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及挪威工程院吕明院士地学部地下空间咨询国际咨询专家组组长,他的报告题目为“新加坡和挪威地下空间开发简介与海底隧道地质勘探”,吕明院士的报告围绕新加坡需要空间及解决方法、新加坡浅层地下空间利用、新加坡深层地下空间利用和规划、挪威地下空间利用、海底隧道建设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述,对青岛海洋所开展青岛地下空间调查提供借鉴和启示。

    Diarmad Campbell博士是英国地调局(苏格兰)总地质师及欧盟地下空间行动计划负责人,他的报告题目为“英国和欧洲城市地下空间调查计划”,报告围绕英地调局在城市地下方面中的关键角色、英国、欧洲等城市地下空间协同开发作了深入解读,地下结构三维建模等方面的进行了详尽的讲述。

    西南交通大学仇文革教授作了“三度空间理论与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通过以往地下空间开发的启示,提出了假说,并对假说进行了论证,最后通过现有工程建设的实践进行检验理论的可靠性。

    此外,本次学术交流还邀请了西安地调中心张茂省研究员,作了“基于负面清单的西安市地下空间评价”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对以往地下空间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基于负面清单的评价方法,列出了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负面清单,最后对西安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该报告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地下空间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报告后,与会专家与青岛海洋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并对下一步的交流与合作作了深入探讨。

    挪威科学院吕明院士等专家指导青岛海洋所城市地质调...
      2018年11月 20日至 22 日,第十五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同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环境监测院(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和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了主题为“滑坡与工程边坡:理论·技术·实践”的学术交流会。
      环境监测院(防治技术指导中心)殷跃平、王立朝二位专家应邀做分别向大会作了题为“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主题报告和“青藏高原东缘临夏县韩集镇古滑坡复活机理研究”的专题报告。殷跃平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详细论述。王立朝以青藏高原东缘临夏县韩集镇古滑坡为例,分析古滑坡复活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古滑坡早期识别的方法。 
      来自环境监测院(防治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中心、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长江科学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四川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三峡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柔性防护中心等数位专家学者围绕滑(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及评判标准、滑(边)坡变形失稳规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滑坡涌浪模拟分析、古滑坡复活机理、新型离散元动力分析方法、新型被动防护技术及白格滑坡现场调查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大会开幕式

    分会场报告
     
     
    环境监测院(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参加第十五次中国岩...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成都组织召开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工作研讨会。会议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成都市建设地下空间安全利用试点示范城市前期工作部署专题会议精神,研讨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地质工作需求以及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工作方案。

    会议认为,随着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加快建设,成都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开始步入了规模化和快速化发展阶段。当前,地质结构不清、影响评价滞后、安全预警缺乏等问题成为了成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迫切需要地质工作解决的问题。

    会议研讨认为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重点实施7项工作,主要包括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立、地质资料库建设与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地下空间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优质地质资源(如优质、矿泉水、地热等)的保护、隐伏断裂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管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与监测等。

    围绕专家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郝爱兵就下一步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转变理念,深化大地质观和大生态观。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工作的开展要强化问题驱动,更要转变理念,着眼长远,充分围绕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用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地下空间利用的深度与范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问题防范等方面开展地质工作,通过地质工作为成都市不同深度、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地下空间地质资源的统筹与规划,尤其是深部地下空间、山前地区地下空间远期规划和安全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加强成果转化与支撑服务。充分集成、分析和利用现有地质成果资料,深入研究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区地质结构,全面梳理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以及需要保护的优质地质资源,编制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图集,并从地质角度提出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分层规划、综合利用的建议,为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地质支撑与服务。

    中国地调局水环部环境地质处和灾害地质处、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成都市科技局、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5家相关单位领导、专家50余人到会指导、研讨。研讨会对促进地质工作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现场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工作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