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8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先后赴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完成对接和调研工作。

    15日,南京地调中心(华东项目管理办公室)一行到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进行工作对接和需求调研。调研会上,南京地调中心方面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重大成果,以及南京地调中心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国家及华东地区公益性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就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合作机制、主攻方向、工作重点提出建议。提出:一是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多要素综合调查;二是继续开展页岩气新能源调查评价;三是大力推进城市地质调查、继续推进深部找矿;四是深化省部合作,支撑皖江经济带地质调查;五是构建新型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合作关系,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省部合作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协调人汇报了省部合作项目进展及华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春武出席会议并讲话。祝贺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取得辉煌成就,赞扬省部合作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环境调查结出丰硕成果,感谢南京地调中心大力支持与密切合作,提议双方以合作协议为基础进一步凝炼成果、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推进下步工作。表示,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非常有信心落实好省部协议,将努力从省、市两级财政争取资金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海滨汇报了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合肥新区城市地质调查、大黄山国家公园调查、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浅覆盖区地质找矿、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试点及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等地质调查工作。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次调研对接务实、及时,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振了信心,为皖江经济带省部合作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1日,南京地调中心(华东项目管理办公室)一行到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进行工作对接。双方互相通报了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浙江省的任务安排情况及浙江省2017年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和2018年工作部署情况,统筹协调了双方的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着重商讨浙江省省部合作三周年成果总结与成果发布事宜,双方一致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浙江省的合作已经三周年,非常有必要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深部找矿、海岸带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调查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为下一步合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调查提供基础。双方共同确定了成果发布稿各个部分的牵头单位,明确了责任。要求立即行动起来,成立领导小组,分解任务,落实到人,整体时间节点往前移,为7月初召开发布会做好准备。

    22日,南京地调中心(华东项目管理办公室)一行再赴杭州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进行工作需求对接。南京地调中心汇报了“杭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总体工作部署和取得的进展,浙江地调院汇报了第一轮“杭州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杭州市国土局、规划局、建委、环保局、数据资源管理局、地铁集团等部门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需求,并对项目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同时提出了详细的需求报告。会议要求尽快成立领导协调小组,落实项目合作机制与工作经费,完善《杭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总体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杭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南京地调中心赴安徽对接调研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赴浙江进行工作对接

    南京地调中心到杭州调研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赴浙江 安徽完成调研及对接工作

    2018年12月27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大别山连片贫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二级项目以及该二级项目2018年度下设的松林岗幅、小河镇幅水文地质调查两个子项目,在国家级贫困县孝昌顺利通过野外验收并获优秀级。

    评审专家组先后听取了二级项目及两个子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对两个子项目2018年度、二级项目2016-2018年度的野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在野外工作中严格遵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艰苦工作环境条件下实物工作量全部或超额完成。原始资料齐全完整,为提高数据质量投入了大量额外的时间。二级项目及所属子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是在国家级贫困县钻获大型优质水源地4处,达到“偏硅酸+锶”复合型矿泉水标准;二是实施探采结合井30口,出水量达8097.29立方米/天,可直接解决3.8万人饮水困难,可为30万人提供饮用水源保障。同时,圈定富水地块,总结富水模式,指明找水方向,深度服务地方用水安全;三是大别山区-江汉平原地下水转换关系试验场建成并顺利运行,初步建立了贫水基岩山区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四是科技创新卓有成效,授权9项国家专利,7篇论文,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800804“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采样新技术与新设备”1项,培养中国工程院“中英创新领军人才”1名。

    验收评审会上,项目组将《大别山连片贫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孝昌县优质水源地调查报告》成果分别移交给孝感市国土局和孝昌县国土局。

     

     

     

    大别山连片贫困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获优秀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预算单列项目“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岩溶所)”,在贵州毕节召开成果交流会,将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有效地应用在地方扶贫攻坚工作中。

    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岩溶所)项目,通过两年(2017-2018)的调查,首次系统查清了贵州毕节市九洞天、大方县油杉河、赫章县古达天坑群,云南镇雄县五德天坑洞穴群、彝良县小草坝,四川沐川县竹海丹霞6个调查区共450平方千米的地质遗迹资源并进行了等级评价,摸清地质遗迹资源家底,调查了430点。共评出2处世界级、4处国家级地质遗迹。完成了2个景区处地质遗迹景点的科普材料编写工作。这些成果资料,为地方政府的地质景观开发、保护和利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贵州毕节市国土局、旅发委,赫章县国土局,大方县国土局,毕节九洞天管理局、油杉河景区和百里杜鹃国土局,云南镇雄国土局和彝良国土局等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景区负责人,在听取项目组的详细汇报后,就地质遗迹调查、开发、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和沟通。他们表示:感谢岩溶所在乌蒙山贫困地区地质景观调查和开发中给予有力的技术支撑,并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与岩溶所加强交流,密切合作。最后,项目组将精心编制的部分工作成果资料移交给地方代表。

     

    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召开成果交流会

    2018年10月24日-2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织专家在四川省西昌市对“四川省昭觉-美姑地区1:5万专项地质测量”委托业务野外工作进行了验收,同时与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了扶贫对接工作。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支持三区三州深度扶贫工作,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任务在四川省昭觉-美姑地区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尤其是优势特色玛瑙资源潜力调查和评价工作。通过6个多月的野外工作,项目组已完成了全部实物工作量。

    验收采用野外实地检查、室内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情况的介绍和委托业务负责人对野外工作汇报后,专家组查阅了项目的野外原始资料,野外实地抽查了检查区1个、地质路线3条,剖面2条。专家组认为,项目方法技术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原始资料齐全可靠、记录规范清晰,形成的专项地质调查路线记录内容较齐全,编写了野外小结报告,质量检查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单位质量管理制度,一致同意该委托业务野外工作通过验收。

    此外,项目组还完成了与地方的扶贫对接工作。四川省西昌市国土局、美姑县国土局和大凉山南红玛瑙公司派代表出席了验收和扶贫对接会议。地方代表对项目组的工作成果给予了肯定和认可,该项目摸清了工区的玛瑙资源分布情况,为地方政府下一步的矿权设置、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依据,同时对项目组的工作表示感谢,希望项目组从技术角度上给予南红玛瑙勘查开发上更多的建议和帮助,使得南红玛瑙资源得到有序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于乌蒙山扶贫工作。 

     
    特色玛瑙勘查助力地方扶贫攻坚

    地质文化村是由外在的地质文化体验与内在的宜居宜业共同构成的乡村发展模式,是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成果转化应用形式的创新,是一种集地质遗迹资源、特色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的新型乡村。2018年11月7至8日,“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组前往浙江省台州市横溪镇金村开展地质遗迹与保护科普示范项目指导工作。项目组会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台州市国土局、仙居县国土局有关负责同志共同研讨了《地质文化村建设技术要求(初稿)》,并就金村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现状和下一步发展方向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 

    金村位于横溪南部六都坑溪沿线,北邻横岩南接新碧,整体呈带状分布,行政区域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共有71户235人。全村人多地少、山多田少,受距离和地势所限,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村内房屋破旧,“穷山恶水弱村”正是昔日金村的写照。但与“弱村”相对的却是金村所蕴含的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典型的流纹岩火山地貌,岩嶂、一线天、象形石等景观相映成趣,两期火山活动重新塑造了金村的原始地貌,成就了这里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人文历史悠久,最早先民可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天然矿泉水自山脚缓缓流出,四季不断;土壤清洁无污染,春采枇杷、夏摘杨梅、秋收柑橘、冬挖山笋,绿色农产品四季皆有;野生动植物丰富,铁皮石斛、石仙桃、娃娃鱼有迹可循。伴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地质文化村建设,金村百姓期待着把家乡建设的漂漂亮亮,发展文化村旅游,走上致富路。

    目前,金村地质文化村建设已初见成效,在村口设计的地学科普长廊与地质年代旅游步道已经建成,村民们还将原来破旧的特色古民居与现代建筑风格结合打造了游客接待中心,初步实现了地质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地球故事与村民故事融合、农业地质与农耕文化融合、环境地质与村民生活融合。在地质文化村建设过程中,村民全程参与全部建设、经营过程,达到了以丰富的地质遗迹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民风民俗为依托,通过地学科普、休闲度假、文化传承等形式吸引旅游消费,引导村民参与家乡建设与环境改善,发挥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观能动性,并从中受益,形成良性循环的目的。下一步,当地政府将大力加强对金村地质文化村的宣传,增加旅游知名度,提升当地村民收入。

    通过此次调研,项目组将结合浙江省通源乡白雁坑地质文化村的建设经验,参考地质遗迹调查规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地质文化村建设技术要求(初稿)》,为未来的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参考依据。

    金村村口标识

     

    金村四绝

    游客中心

    金村旧貌

    地学科普长廊

    image011

    地质年代步道 

    “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组赴金村开展地质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战略合作协议,提升城市地下三维空间探测和评价技术创新能力,高质量完成成都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11月19日-20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召开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培训会。

    会议邀请了国内城市地质调查相关领域的14名专家进行授课,授课专家结合成都市发展现状和城市地下空间地质调查项目的具体需求,细致解读了国内外城市地质调查现状、新时代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思路与理念、国内典型城市地质调查实践经验、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方法理论体系。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局、市双方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成都地调中心“成渝城市群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理论技术领域”创新目标的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将有助于推动项目人员进一步凝聚共识、转变工作理念、统一技术方法、强化服务意识,为打造新时代城市地质调查“成都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国土局、高新区国土局、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国土局、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约170人参加了培训会。

     

    “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技术要求培训会”...

    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座谈会,召集相关单位、企业,就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进行调研。国家能源局油气司、页岩气研发中心,湖北省发改委、宜昌市发改委、宜昌市国土局、宜昌市环保局、长阳县政府、远安县政府、点军区政府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以及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并进行了页岩气工作汇报。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进展与推进措施,认为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资源丰富,页岩气调查和勘查开发在中上游取得了重大进展,加大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力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保障能源安全,而且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有效保护环境。

    油气调查中心汇报了宜昌地区页岩气调查进展和成果。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集中人力、物力,在长江经济带推进页岩气调查科技攻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发现和认识,为我国页岩气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勘探开发新的方向。中扬子宜昌地区是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科技攻坚的“核心区”。油气调查中心在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下,瞄准宜昌中、西部复杂构造区,开展了大量有效、细致的调查工作,在宜昌长阳、点军等地区实现了页岩气调查突破;同时开展了“地质条件、技术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的资源潜力评价,摸清了宜昌地区页岩气资源家底,为宜昌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

    武汉地调中心、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别对夷陵、远安地区的页岩气调查进展进行了汇报。

    宜昌市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及各区县政府进行了发言交流。各级政府对各调查单位在宜昌地区开展的页岩气调查工作表示认可,并指出近年来宜昌页岩气“从无到有”,表现出良好的资源前景,有望建成全国第三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基地,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是一个巨大利好。各级政府对未来的页岩气产业化开发充满了期待,纷纷提出会在政策、土地、交通等各方面继续予以更大支持,同时将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相关单位继续开展工作,深入推进页岩气产业化建设前期准备,加强协调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页岩气的进一步开放提供服务。

    国家能源局油气司相关负责同志听取了与会单位发言后表示,目前在宜昌地区开展的页岩气调查工作形势喜人,巨大的页岩气资源前景无疑将为宜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形成决策建议,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宜昌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宜昌页岩气开发产业化。

    宜昌页岩气调查勘查进展座谈会会场 

     
     
    油气调查中心参加国家能源局宜昌页岩气调查勘查进展...

    2018年10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北克拉通辽东/胶东重要成矿区带金多金属矿深部预测及勘查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陈毓川和毛景文两位院士以及黄宗理、邓军、王保良、王瑞江、许文良、钟宏、徐涛、李月臣、宋明春等专家到会指导,科技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丹东市国土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地质力学研究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等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队,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辽宁地质勘探集团等十余家单位的项目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管理相关流程,并对项目实施提出具体要求。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表示将在协调地方关系和匹配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对各位专家、领导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实施本项目的有利条件:一是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近年来相继组织实施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获得重大找矿成果,构建了“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一套大项目组织实施和质量管理制度,组织能力有保障;二是围绕深部找矿需求构建了产-学-研-用的团队,包括了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实现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共同支撑项目目标任务的实现;三是组建了高水平的专家指导团队,这既包括本次项目聘任的专家,还包括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导专家组的专家,为项目的科学实施保驾护航;四是项目初步获得了地方财政以及地矿企业的匹配经费承诺,同时,地质调查专项项目也会根据需要,匹配工作量开展一些急需的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项目负责人陈斌教授和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对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围绕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工作手段、技术路线和工作部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会专家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科学实施和合理部署“保驾护航”。

    这次会议标志着“华北克拉通辽东/胶东重要成矿区带金多金属矿深部预测及勘查示范”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在未来三年的时间中,通过示踪成矿系统深部空间结构,攻关示范深部探测技术方法,构建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定位预测深部矿体,实施钻探工程,取得深部找矿新发现,验证和完善辽东、胶东区域成矿模式,评价区域3000米以浅金资源潜力,支撑辽东“国家级”金矿资源基地建设。

     
     
    “华北克拉通辽东/胶东重要成矿区带金多金属矿深部预...

    为提高项目工作部署针对性,做好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精准服务,5月21日-22日,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与杭州市城西科创产业聚集区管委会、钱江新城管委会、钱江新城投资集团、富阳区南部新城管委会进行了工作对接。

    通过对接,明确了区内的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地质的需求,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下一步将以需求和问题为向导,围绕杭州城市拥江发展战略,分轻重缓急部署工作,打造钱江新城二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示范区。

    杭州市国土局、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等相关负责人一同进行了调研。

    与城西科创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对接

    与钱江新城管委会对接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与杭州市钱江新城管委会等进行工作...

    2018年5月18日,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华东项目办)在福建宁德组织召开了“宁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央-地协调联动推进会”。这次推进会旨在进一步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央-地协调联动推进项目机制,会议紧密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地方政府需求、探索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如何支撑福建生态文件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首先,项目负责人从城市需求、部署思路、工作进展和预期成果四个方面向宁德市政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宁德市政府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宁德开展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予以肯定,并指出本次工作思路清晰、方法可行,目标任务都是宁德市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预期成果将为宁德市城市规划、资源开发利用、防灾减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宁德市政府表示会全力支持,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建议下一步明确责任、成立联动小组,由市国土局具体落实。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组要和地方政府、地质队伍加强沟通合作,建立中央-省-地方三级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宁德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实施,服务宁德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湿地保护与修复、围填海生态评价以及其它海岸带基础地质问题,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有效建议,为宁德市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此次推进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三方交流,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为宁德陆海统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及指导作用。

    宁德市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地矿局、宁德市国土局、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地调局青岛海洋所、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宁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央-地协调联动推...

    为迎接第49个世界地球日到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做好杭州市第49个地球日主题宣传,2018年4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杭州项目组走进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白马湖分校,与杭州市国土局联合开展了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主要包括宣读倡议、赠球仪式、地学讲座、现场咨询、知识竞答及板报展示等内容。南京地调中心精心准备了地球日宣传展板与科普报告。本次科普报告通过问答的形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地下水的来源、分类、表现形式、温泉的形成等知识,同时呼吁大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报告结束后,南京地调中心向学校和同学们赠送了《海洋地学科普丛书》及地学知识主题纪念品。通过本次活动传播了地球科学知识,提高了青少年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地球的意识。

    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国土局、滨江区政府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宣传活动。

    南京地调中心与杭州市国土局联合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

    4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桂东-粤西成矿带云开-抱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组,与湛江市国土资源局、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管理局、广东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三岭山景区举行。

    湛江市国土资源局、湖光岩风景区管理局、广东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基础地质室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并分别致辞。活动紧紧围绕“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主题,举办了“魅力地质——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图片展览,用48幅展板展示了中国的地质公园精美绝伦的地质地貌奇观。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岩石矿物标本展览。随后,来自各主办单位的80余人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借此向公众宣传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

    4月22日,作为此次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之一,武汉地调中心“桂东-粤西成矿带云开-抱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项目组在湖光岩风景区内举行了科普日现场答题活动,并以展板的形式对二级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展示,现场还安排了项目组科技人员进行现场答疑。活动现场共有80余人参与了答题活动,多人就感兴趣的地质问题与项目组科技人员进行了交流。此次活动既达到了普及地学知识的目的,又增加了公众对地质工作的认知度。

    活动开幕式现场

    绿色骑行

    答题活动现场

    武汉地调中心与湛江市国土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第49个地球日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