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随着“峰迭阳山GP02安装成功、云台GP02安装完成……”这样的口令不断传来,2020年8月15日上午11时,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30套预警设备全部安装成功并数据联网,在既定要求和时间内,圆满的完成了部局党组下达的工作任务。

    此项工作开始于7月底。自然资源部党组为响应中央部署,进一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达在全国滑坡灾害频发地区设置预警实验工作监控点的工作任务,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有五家单位承担,西安地调中心就是其中之一。接到命令后,西安地调中心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组,李志忠主任亲自部署,各部门协调配合,抽调精英骨干15人为成员,7月27日即带着党旗抵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经过科学对比、卫星制图、准确测量、优化布点,三天不眠不休,于7月31日已经拿出了舟曲地区成熟可行的监测预警点位布设方案上报。随后工作组按作业要求成立四个突击小分队,分别进行现场踏勘、设备选点。8月进入汛期,舟曲连绵阴雨,上山的路多处多次出现塌方,对于不熟悉当地路线的工作组更增加踏勘难度。另外,监测预警设备由多地供货,到货时间分散且在途时间长,为按时保质完成工作带来很大不确定因素。面对现状,技术人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一方面联系熟悉道路的老乡做向导,一方面密切关注供货厂家,双管齐下,积极稳妥不断推进工作。技术人员从海拔一千多米、两千多米再到近四千米,每天不断踏勘丈量,险情加艰辛:几名业务骨干在一次阴雨滑坡中险些被山上落石砸中,为躲避落石滑到磕伤;大家常常十几个小时才能吃上一天的第二顿饭,饿到虚脱;有位同志因为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长,累到腰椎间盘突出才撤回后方;大家每天6点起床,晚上11点才回到驻地,坚持20余天,付出辛勤的劳动,随着设备的到来,全组人员齐上阵进行初安装,为赶进度,甚至通宵工作,所以才能在局党组要求的8月15日汛期到来之前成功的完成了这一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工作期间,西安地调中心主要负责人两次带队前往舟曲,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同时为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技术人员助力打气;相关负责人按照中心党委班子安排驻扎当地,与工作组同吃同住同上山;技术负责人协同水环中心具体负责人反复多次沟通确定现场方案及数据联网操作;年轻的技术人员苦中作乐,工作气氛团结而热烈。

    实践再次证明,这是一支像人民军队一样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队伍,是一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队伍,上下一心,不畏艰难。面对部局党组交予的任务,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党员比例占77.8%的工作组,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了西安地调中心业务人员整体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技术水平。他们是逐步成长起来的骨干力量,是地质事业发展的熠熠希望。他们怀着对祖国人民的无限深情和高度责任心,在西安地调中心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保障奋发昂扬,不吝青春!

     

    3

    搬运设备

    道路坍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

    西安地调中心承担的舟曲滑坡监测预警设备安装成功

    2019年12月5日至8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大专项“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物质响应”项目“南岭崇义-会昌矿集区三维综合探测与深部成矿预测”课题,组织专家及各专题组骨干在江西赣州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并对区域地质与地球化学专题、地球物理专题的野外工作进行了验收。

    本课题是国家“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在赣南地区设置的首个矿集区尺度三维综合探测与深部成矿预测课题,该课题的实施将构建南岭崇义-会昌矿集区“透明化”探测技术体系,揭示三维结构与成矿地质体空间展布,建立成矿模式和深部勘查模型,实现3000m内“透明化”勘查示范,提供5000m深地资源科学钻探选址建议,拓展深地资源勘查空间。

    根据专题目标任务,由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承担的“南岭崇义-会昌矿集区区域地质与地球化学模型研究”专题对会昌岩背工作区开展了1:5000地质剖面测量(43.46km),对于都银坑工作区开展了1:2000地质-汞气剖面测量(33.16km),并对于都银坑、崇义淘锡坑、会昌岩背工作区开展了原生晕测量,进一步确定了会昌岩背重点工作区的构造格架,建立了于都牛形坝、崇义淘锡坑、会昌岩背工作区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找矿勘查模型,圈定了找矿靶区,提出了5000m科学钻探选址建议。由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承担的“南岭崇义-会昌矿集区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模型与技术方法研究”专题对于都银坑工作区开展了1:25000高精度重力测量(33.7km2)、1:10000重、磁、电综合剖面测量(10km)和大地电磁测深(80点),对崇义碧坑和石咀脑工作区开展了1:10000高精度重磁测量(21.26km2),对崇义新安子-石圳工作区开展了1:20000高精度重力测量(3.39km2),进一步刻画了南岭崇义-会昌矿集区的地壳浅部地球物理特征,推断了银坑和新安子-石圳重点工作区隐伏岩体的空间展布。在课题研究基础上,江西于都县润鹏矿业股份公司和崇义县章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在于都县大山排、金塘下铅锌银金找矿靶区和崇义县东峰、长流坑、泥坑、石咀脑、碧坑、龙潭面钨锡找矿靶区开展钻探验证,均见到工业矿体。

    赣南地区是原地质矿产部、原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的革命老区。200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暨资源所淘锡坑研究基地在崇义章源股份有限公司淘锡坑矿区挂牌成立;2011年,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形成了以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资源所裴荣富院士带领的、以中青年地质研究人员为骨干的研究团队。科研与找矿高度结合,有效解决了赣南地区地质找矿过程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产生了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赣南革命老区资源基地建设和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以老一辈地质矿产专家总结的成矿与找矿理论为基础,中青年地质工作者继承前辈“为国找矿、为民造福”的地质情怀和职业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是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生动呈现。

      

    在润鹏矿业股份公司进行工作进展交流                                在章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进行工作进展交流 

      

    专家组在合龙矿区观察岩心                                 专家组对新安子矿区坑道内矿体进行考察

      

    石咀脑矿区地表新发现的白云母-石英线脉                           新安子验证钻孔揭露的黑钨矿石英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南岭崇义-会昌矿集区三维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