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进一步学习落实环境监测院2017 年中期生产调度会议精神,近日新疆南疆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组在乌鲁木齐组织召开了《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进展研讨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新疆华光地质勘查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质勘查中心和天津澳优星通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本次调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在重点区域进行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更新,开展塔县-莎车-叶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万遥感调查(19幅),典型地质灾害1:2000剖面测绘,对典型地质灾害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开展成灾机理对比研究,分析滑坡-泥石流成灾机理和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开展重点村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价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研究,示范带动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全面提高。 

    各相关单位和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特点和技术优势,就重点地区遥感调查与遥感解译现场验证、专业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与设备投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了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截至目前,项目组共完成1:5万遥感解译工作1600km2300余点的核查工作,无人机航拍8.0km2,典型地质灾害剖面测绘3500m,物理力学性质测试25组,直剪、环剪试验18组,监测预警选点2个。 

    大家一致认为,新疆地质灾害工作存在灾害分布区域范围广、地质灾害类型多、成灾机理不明、牧民防灾意识薄弱、语言交流不畅等现实困难,充分肯定了项目组人员已取得的阶段成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结合地方特点和自治区政府实际需求,采用“区域调查+重点调查”结合方式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二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7-9月份是新疆的雨季,调查人员在思想上要绷紧一根弦,在滑坡等灾害调查工作前,先拟定撤离路线,防范危险发生;三是团结各民族同胞,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属多民族融合地区,地点特殊,项目组应适时向当地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下一阶段,项目组将针对遥感解译图像质量完善、重大地质灾害点核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灾机理研究和危险性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工作,总结新疆地区典型成灾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新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建立了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和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推动新疆南疆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持续有序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进展研讨会顺利召...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积极参与南疆乡村振兴工作,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开展帮扶助学活动,结对帮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温宿县托万克库尔巴格村幼儿园。

    据了解,托万克库尔巴格村幼儿园是一所公办村级幼儿园,现有3个教学班,51名幼儿。幼儿的家长们收入微薄,主要以种植水稻和核桃为经济来源,孩子们长期没有新衣服穿。受疫情影响,幼儿园物资缺乏,各项活动开展困难。

    为改善幼儿园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天津地调中心高度重视,与新疆地矿局积极开展对托万克库尔巴格村幼儿园的帮扶助学活动,建立了爱心扶贫领导小组,通过联系援疆干部,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实际需求,依据“幼儿园需要什么,我们给予什么”的原则制定帮扶方案,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捐款,为幼儿园筹备所需物资。11月上旬,爱心物资陆续运抵幼儿园并应用到教学中,51名孩子都穿上了暖和的冬衣。

    在“爱心助学送温暖 民族团结进校园”捐赠仪式上,援疆干部滕学建代表天津地调中心表达了对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殷切希望和成长祝福,幼儿园园长哈妮柯孜·图尔迪和孩子们对爱心捐赠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全体师生将不负期望,用爱和责任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此次帮扶助学活动是天津地调中心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充分发扬了各民族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精神,为推动南疆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贡献了力量。

     

    捐赠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 爱心助学暖人心——天津地调中心...

    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授予665个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授予812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南疆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团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是自然资源部唯一入选的模范集体。

    “南疆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团队”现有地质调查科研人员30人(其中90%以上为4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近年来团队坚持“五问”“五不唯”的人才成果评价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践行新时代地质文化,凝练出“励志战昆仑、创新促突破”的团队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扎根昆仑、开拓进取、甘于奉献的中青年地质调查研究队伍,涌现了多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典型人物代表。

    在实践工作中,团队通过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矿产地质调查,创新西昆仑锂锰铅锌等成矿理论、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等认识,提出古特提斯构造转换与镍钴锰锂等关键矿产成矿系统认识,创建高寒深切割地区“空地一体”快速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引领和带动新疆地勘基金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实现南疆地区重大找矿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助推形成了大红柳滩百万吨级锂矿、火烧云千万吨级铅锌矿和玛尔坎苏亿吨级富锰矿3处国家大型资源基地。开展和田地区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南疆地区绿色矿业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和科学支撑。与新疆克州、和田地区政府及矿山企业等紧密合作,推进绿色矿业和民族经济发展,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解困,为南疆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产业脱贫、富民固边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南疆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团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全力推进南疆地区关键矿产调查,助力大型资源基地勘查开发,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西安地调中心“南疆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团队”荣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