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我国钢铁电子商务运行模式图


    电商平台应该是最开放的平台,同时又是不能有敞口的平台


    到今年开春之前,钢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还只是“钢铁电商”。传统搬砖式的钢铁贸易已难以为继,向电商转型势在必行,不过尚是初程初启,可谓有头无绪。但是,开春之后,随着“互联网+”新理念的迅疾传播,钢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马上向钢铁“互联网+”升级。


    话题怎么热都没关系,不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怎么办”这个实题上来的。


    传统钢贸“流水落花”


    经济下行,是水落而石出的良机。过去看不清楚或者不愿看清楚的东西,到这时候,你不想看都不行。


    传统钢贸,就是这样子。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提供的一份行业调研报告显示,自2012年钢贸危机以来,在温水煮青蛙式的慢跌行情及价格无支撑可寻的心理煎熬下,众多贸易商逐渐退市。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近70%、全国其他地区近30%的钢贸商退出行业,全国钢贸商数量从20万家迅速缩减到10万家左右,市场活跃度进一步降低,行业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当然,以上统计数据,不同的机构会有不同的调查结果和测算。但是有一点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传统商贸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这种尽头式的暗淡,已不是一种感觉,而是可以用数字清晰地进行描绘——


    微利无利已成市场常态。估计整个传统钢贸界,六成以上钢贸企业吨钢净利低于10元。近半数的企业已对自己的盈利能力没有信心,近年来不断调低自己的盈利预期,有的已经在评估自己年度的亏损控制范围。


    盈利来源单一导致利润低下。大部分传统钢贸商的盈利来源仍主要是倒买倒卖赚差价。这种传统的低买高卖的单一模式,时至今日已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


    融资问题成最大制约因素。有评估认为,至少六成以上企业自有资金低于3000万元,若去掉包含其中的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等,实际用于经营的流动资金可能还不足注册资金的1/10。


    其实,在不少钢铁业界人士看来,传统商贸的问题早在市场红火的时候,已在悄悄积累。到了该水落石出时,会总体爆发。钢贸危机,重复质押贷款,当然是经济无德和经济不规的问题,但实质却是行业模式难以为继的一种根本上的征象。钢铁本身赚不到大钱了,他才会想着法子借钢铁做钢铁之外的事情。


    钢铁电商烧钱何时了?


    尽头之处,即起头。传统钢贸之末代,就是钢铁电商之初代。任何创新,“飞来峰”是极少的,甚至没有,都是借着末代的肩膀而登高的。其实,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疑无路式的失败的一种深情拥抱。


    目前,在全国钢铁电商业界走得最快、做得相对最完备的上海钢联属下的钢银平台,在电商运营新模式的设计上,对于旧模式的针对性是极强的。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总体说了电商的三大好处:一是透明;二是高效;三是安全。每说一点,都会与传统商贸中暴露出来的难以为继处进行对应性的比较。钢铁电商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行业难以为继处的为继之法。


    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的最新调查,目前全国钢铁类电子交易平台已增至178家,在全国大宗电商平台总数中占到27.6%左右,呈现“井喷”态势。去年全国第三方钢铁电商平台交易量(自营+撮合)超过6000万吨,总交易额破2000亿元大关,全国钢材网上销售量的占比已悄悄达到了近10%。


    “现在,各家都在试,很难说已找到一种成熟的、放之行业皆准的盈利模式。”朱军红等业内人士说。但是,有一点却是绕不过去的:不管今后钢铁电商会在哪一种盈利模式上稳定下来,其先决的基础条件是形成电商平台的产业链闭环。


    这里面,有一个辩证关系:电商平台应该是最开放的平台,同时又是不能有敞口的平台。最开放,就是它向社会上的一切有关联和合规的资源开放;无敞口,就是开放平台在完成资源集纳之后,要形成采购、销售、融资、结算、运输、配送等前后道环节的闭环运作,以此降本增效、保障安全、控制风险。上海钢联的钢银平台基本完成了这个闭环,最新推出的运钢网一上线,运营效果就显现出来,车辆、线路、往返路程等因素的平台配置大大提高了效率,压缩了物流成本。


    但是,对于国内大部分的钢铁电商平台来说,目前的状态要比这原始得多,基本还是处于信息撮合和交易撮合的阶段。电商经济的最突出特点是共享经济.共享意味着在交易撮合上将长期处于免费时代。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如果钢铁电商想在交易环节赚大钱,那无疑是外行的缘木求鱼。现实的路径只能是,以免费求人气的集聚;在人气的背后延伸开拓,在物流和融资等衍生环节酝酿未来的大事业。


    这个大事业,阿里巴巴等消费品互联网行业走在了前面。有人说,像钢铁这样的B2B电商,企业对企业、产业对产业,前景很光明,份量也很重,但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来,只能落实在“自古成功在尝试”的这一句老话上。


    钢铁“互联网+”如何做加法?


    钢铁电商尚立足未稳,钢铁“互联网+”的一张更大的网已经覆盖而来。一下子,在这张更大的网中,钢铁电商将退居网格或者网眼的位置。


    钢铁小网与大网的关系,已经引发业界的思考。作为中国钢企的领头者,宝钢的探索应该说是比较领先的。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最近详细地作了相关的介绍。在他看来,电商一开始是在线上做大影响力,但一旦做大后,马上就会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线下的实体。钢铁电商更是如此。


    宝钢在国内外同行中,一个比较独特的优势就是,从20年前就开始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线下实体网。今后,虚拟网和实网两网融合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宝钢在全国各地已经有60多家加工配送中心,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大这一方面的投入。这是目前国内任何一家钢厂、任何一个贸易商、任何一个电商交易平台都不具备的。


    接下来,钢铁“互联网+”的那个“+”,就会在整个钢铁业的制造、贸易等领域进行智慧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把企业内部的边界打通,而且将站在行业的高度,跨行业地打通和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系统之间的边界。未来,通过电商这个平台,可以帮助钢厂找到最终用户,可以让整个生产过程的物流效率最高。钢厂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汽车厂新接订单的变化,以此来决定要生产何种钢材。


    在新近的一次创新大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面对南洋模范中学的高中生发表演讲时说,“互联网+”的关键在于那个“+”,它不是虚幻的东西,而是要实实在在与社会和生活结合。这一点与戴志浩的想法不谋而合。宝钢股份总经理也认为,互联网不是为互联网而互联网,互联网只有和传统的产业嫁接在一起的时候,对整个社会创造的价值才会更多。


    但是,记者记得更牢的一句话,却是南模的高中生与张杰校长互动时说的一句话:“再大的变化中,总有不变的东西在。有时,这个不变的东西比变化更重要”。


    也许,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生活的内在核心。古人解释周易的“易”字,说易有三义——简易、变易和不易。再让人目迷五色的东西,你能看出那个“不易”来,再复杂的东西,你能看出那个“简易”来,也许才能真正理解创新的真义。

    钢铁互联网时代路在何方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郭慕清、马悦然)15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地质工作在实践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地质科技优势和地质资源优势,整合好自然资源部门的资源,跟其他部门做好衔接,共同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主任吴登定表示,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找水打井、富硒土地、灾害防治、地质旅游和绿色矿山为主的“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在解决贫困地区突出民生问题,助力就业增收等方面取得了实际成效。

    吴登定介绍,在找水打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上,自然资源部在江西赣南红层区、滇桂黔岩溶区和西部干旱区等资源型、水质型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地区,深入调查摸底,精准对接需求,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成功找水打井1600多眼,总涌水量超过20万吨/天,为严重缺水地区贫困群众提供了生产生活水源保障。

    “在调查富硒土地,支撑富硒产业发展上,我们先后在贫困地区调查圈定绿色富硒土地2366万亩,支撑江西赣州、云南昭通、贵州黔西、黑龙江海伦等地建设300余处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形成了梦江南、虔农、五色谷等一批市场畅销绿色富硒农产品品牌,推动贫困地区走上富硒产业致富之路。”吴登定说。

    据悉,自然资源部还积极开发地质景观资源,发展地质文旅新产业。在贫困地区调查发现各类地质遗迹景观资源2200多处,其中世界级的有98处,国家级的509处,通过挖掘地质文化元素和特色资源,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3处、世界地质公园5处、国家地质公园5处、省级地质公园26处,推动建设地质文化村10余处,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地质调查+”走出特色扶贫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营造廉荣贪耻、风清气正的良好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根据局《关于开展2019年廉政文化活动周的通知》,结合中心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安排,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认真部署,于513-517日期间,以“倡廉洁正气 促转型发展”为主题开展“廉政文化周”系列活动。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中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活动一:开展纪委书记讲廉政教育课。中心纪委书记戴明元以“严防‘微腐败’,弘扬廉洁风为题,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巡视、审计、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违反廉洁纪律和财经纪律问题、违反出国(境)规定问题三个大方面,归类和梳理了一些微腐败问题,并分析点评,要求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坚决不碰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纪委书记讲廉政专题教育课 

    活动二:集中观看廉政视频。中心全体职工集体观看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之《恶竹应须斩万竿》。视频从习近平总书记使用过的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等典故出发,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展现了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的景象。 

     集中观看廉政视频 

    活动三:参观中国金陵廉政文化教育馆。516日,南京地调中心组织中心领导、中层干部、项目负责人、党支部委员,参观了中国金陵廉政文化教育馆。“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参观学习,大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廉政意识,从严要求自己,时刻紧绷纪律规矩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从业环境做出贡献。 

    参观中国金陵廉政文化教育馆 

    活动四:制作廉政文化宣传展板。展板展出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有之问题,以活泼形象的漫画形式,总结了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突出问题,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能时时对照、深刻警醒。  

    观看廉政文化展板 

    活动五: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网络答题活动。编制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知识问答题,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条例》。 

    网络答题活动 

    活动六:营造廉政文化宣传氛围。悬挂“廉政文化周”活动主题横幅——“倡廉洁正气促转型发展”,使广大职工清晰明了地知道本次活动主题。  

    廉政文化活动周主题 

    活动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些党支部联合开展了“重走一大路,弘扬红船精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现场教学,激发党员同志的爱党爱国的忠诚之心,将“红船精神”运用到工作学习中,以实际行动传承先辈遗志。  

    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活动八:开展青年岗位标兵评选活动。为了激励中心全体青年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立足岗位、敬业创新精神,中心在青年职工中开展岗位标兵评选活动。通过支部推荐、民主投票,共选出5名青年岗位标兵,开展了表彰会议,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青年干部。 

     
       

    青年岗位标兵表彰大会 

    通过 “廉政文化周”期间活动的开展,在全中心范围内营造了“时时处处皆廉政”的文化氛围,倡导廉洁、遵规、守纪,形成清廉文明、正气昂扬的工作氛围。通过认真组织一系列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注重从实际出发,做到与地质文化相结合,与地质业务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 

    南京地调中心组织开展2019年“廉政文化周”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