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百年 > 百年征文

中国地质图书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 作者:徐红燕 发布时间:2016-12-21

中国地质图书馆是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启蒙而诞生的。它的第一座独立馆舍具有典型德国建筑风格,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该馆是20世纪早期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中心, 广泛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地学书刊及地质图件,是传播地球科学与文化的基地。中国地质图书馆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积淀了独特的文化,构建学习型地质图书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近代地质科学的发展,中国地质图书馆已经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其珍贵的地学馆藏、建筑文化的精髓、浓厚的学术氛围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地学文化的时代光芒。

兵马司9号——20世纪早期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中心

为了开创中国的地质事业,在留学归国的丁文江等地学前辈的积极倡导下,1913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工商部设立了两个地质机构: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一个专门培养地质人才的机构,地点在北京马神庙。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丁文江等人创立了以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文献为主的图书室。1916年7月,图书室移交到位于北京丰盛胡同3号的地质调查所,当时图书室只有专门书刊约400余册,远远不能满足地质勘探事业发展的需要。1919年,丁文江借赴欧洲考察之机,搜集到欧美地质图籍一万数千册。于是,馆舍严重不足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募集经费,1920年底,丁文江以招标的方式确定由德国雷虎公司(Leu & Co.,Hugo)承建地质图书馆新楼。1921年7月,地质图书馆新楼在北京兵马司9号落成,从此地质图书馆有了独立的馆舍,这无论在地质图书馆的历史还是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重大事件。

地质图书馆新楼是二层砖混结构,风格别致优雅,造型古朴简洁。楼上为藏书之所,楼下为办公室及阅览室。据德国建筑学家华纳考证,兵马司9号地质图书馆楼具备典型的德国建筑风格,其底层的门及门套造型装饰颇具德国20世纪初年“新艺术运动”纹样特征,是20世纪初典型的德国前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在北京仅此一处。该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史的一部分,而且是西方文明史的一部分。

兵马司9号地质图书馆楼是现今留存罕见的中国近代科学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史学尤其是中德早期建筑文化交流史学研究是难得的实例,填补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德早期建筑文化交流史上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地质图书馆不仅是藏书所在地,也是中国近代地质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的中心,更是中、外著名地质学家的荟萃之地,优秀地质学家成长的摇篮。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浦等都曾在此潜心研究。正是这批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使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透射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气韵。

地质图书馆因当时聚集了众多高水平的国际知名专家并组织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活动,至今仍备受国际地质学史界的关注。许多专业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从这里诞生,许多重要学术会议在这里举行。

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成立。学会弘扬科学精神,每年都举行年会,组织学术报告,并将报告编成《中国地质学会志》。从此,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始在兵马司9号频繁举行,学术气氛空前热烈,为国内外地学界所瞩目。第四纪冰川的发现、燕山运动的创立、玉门石油的发现、攀枝花铁矿的早期勘查、北京人头盖骨的发掘与研究,一项又一项重大成果相继从兵马司9号诞生,不断刷新着中国地质科学的拓荒史。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等机构也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台湾的“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也认为地质图书馆为其诞生地。因此,地质图书馆所在的北京兵马司9号院旧址不仅是现存最早的中国近代自然科学机构旧址,而且是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发祥地。作为近代科学早期的学术交流中心,北京兵马司9号院旧址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曾为地质学家的温家宝总理对旧址的保护也极为重视,有关部门已将其纳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广泛收藏珍贵的地学书刊及地质图件

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图书馆之一,中国地质图书馆十分重视学科本身包括文献资料在内的馆藏积累,重视建设地学文献、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

1925年1月3日,在地质图书馆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第3届年会上,翁文灏报告了为图书馆筹集购书基金的建议,该项基金的设立对图书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年5月4日,翁文灏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第一次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的办馆宗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藏、用并重”的服务理念。他还明确提出“以直接关系地质学诸门类”为范围,以购买、交换、寄赠三种途径搜集图书,并介绍按类书与丛书两种方式编目图书。

在地质图书馆的文献中,收藏了近代地质学启蒙时期的许多珍贵地学文献,其中包括《天工开物》、《金石识别》、《中国矿产志》、《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石雅》、《中国矿产志略》、《中国》(China)、《美国科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地质学杂志》(Journal of Geology)等珍贵书刊。此外,还收藏了中国地质学创立初期的珍贵地质图件,例如:周树人与顾琅合著的《中国矿产志》(1906年版)所附的《中国矿产全图》为中国编制出版的首张矿产图;直隶省(省域约相当于今河北省)矿政调查局总勘矿师邝荣光1910年编制的中国首张地质图——《直隶地质图》(1:2500000)等,这些图件是中国学者进行地质制图学研究的最早成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收藏了1933年第一版《中国分省新图》,这是由该书的编纂者之一——翁文灏亲笔题写赠与中国地质图书馆收藏,该图集是推动中国制图事业迈入现代阶段的扛鼎之作。

自1935年后,地质图书馆经历了几次搬迁动荡。抗日战争期间,图书馆曾迁往长沙,后又迁往重庆,1946年迁至南京。至1949年,地质图书馆共有藏书12万余册。1956年4月,周恩来总理批准《关于建立全国地质图书馆问题的报告》。1958年11月,地质图书馆新馆在北京甘家口落成,作为国家地学专业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开放。1996年,为迎接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一座大型的现代图书馆大楼在北京学院路29号落成。2000年,全国地质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地质图书馆。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地质图书馆在国内外地学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播地球科学与文化的基地

1922年5月,在地质图书馆会议室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常务会议上,李四光发表了题为《中国更新世冰川的证据》(Evidence of Pleistocene Glaciation in China)的学术演讲。此后,李四光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者、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他发现的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冰川遗迹,作为史前期的科学实物,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12月2日,新生代研究室的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北京人”头盖骨。在地质图书馆会议室召开的讲学会上,中外地质学家探讨了古脊椎、古人类研究和考古学方面的成果。随着发现的扩大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北京人”使人类进化的序列得到肯定,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地质调查所陆续编辑出版的《地质汇报》、《地质专报》、《中国古生物志》、《地震专报》等学术期刊,都由地质图书馆征订、发行和交换。其中,《中国古生物志》在当时就已成为世界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刊物。

1926年,地质图书馆将地质调查所出版的学术刊物寄送给为庆祝美国建国150周年而举行的费城国际博览会陈列,获得该博览会荣誉奖章。

地质图书馆由此而成为中国早期地质科技成果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窗口,成为中国采集和收藏国际地学文献最有影响的机构,极大地推进了近代地质科学的研究与学术交流。

2005年~2006年,中国地质图书馆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普专项——“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地球科学文化的基本概念,初步构建了地球科学文化的学科体系框架,公开出版了我国首部以地球科学文化为主题的专业论文集,研究并完成了《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与发展行动纲要(建议稿)》,为制定科学文化普及的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开辟了地球科学文化网页,搭建了地球科学文化研究、交流与传播的公共平台,为我国地球科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地质图书馆先后成功举办了多届地球科学文化研讨会。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多家国家级重要媒体就此做了专题深度报道,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中国地质图书馆多年来致力于地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工作。通过网上地学科普专题栏目和定期举办地学科普展览、地学院士成果及著作展、专家科普讲座、地球日、土地日等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低碳社会服务。2009年5月,中国地质图书馆入选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构建学习型地质图书馆

当今社会,新兴技术的应用,海量信息的涌现,信息超载与知识稀缺的矛盾也愈加突出,而用户群的增加与需求细分,则使地质图书馆作为知识传递中介的职能更为重要。

创新是使地质图书馆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创新的重点在于知识的创新,知识只有在交流、传播与共享中才能得到发展,而实现共享的关键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个人的经验、技术、人际关系等都成为图书馆的资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设学习型地质图书馆。

在建设学习型地质图书馆的过程中,要努力形成一种业务学习与探讨的氛围,促使馆员们积极参加业务学习,交流成功经验,探讨业务技能,充分地利用知识进行创新。以知识的组合、创新、传播和使用来调整图书馆内部的以及与社会所产生的政治关系、工作关系和思想文化等关系,使图书馆的服务与公众的要求相协调;馆员个人的目标与图书馆的组织目标及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使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紧密衔接,形成一个不断创新、高效率的有机整体。根据每个馆员的特点,帮助其建立起在馆内的发展目标,引导其将个人目标与图书馆的整体目标相结合,并在工作中赋予其更大的权利与责任,更多的独立性和自我决策性,提升其自我满意度,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出既能满足图书馆的需要又符合个人愿望的绩效。

在此基础上,建立融合人本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全体馆员真正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一体的中国地质图书馆文化,并通过图书馆文化的辐射作用和传递作用,提高馆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馆员的团队意识和知识共享意识,从而增强地质图书馆的内在凝聚力。

结语

从北京马神庙到兵马司9号乃至现代的地学文献中心,地质图书馆不断发展壮大。自成立伊始,中国地质图书馆就肩负起发展和传播地球科学与文化的责任,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询、情报研究等方面,为促进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将地质图书馆的使命与职责延伸到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的层面,提升公民的地学文化素质和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在实现地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架设起通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充分展现地质图书馆事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前进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