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百年 > 百年征文

我与地质调查有缘 祖孙三代地质同门

来源:地调局岩溶所 作者:李继忠 发布时间:2016-11-17

中华盛世喜庆多,地质调查迎百年;

勘察健儿苦为荣,跋山涉水只等闲;

地壳奥秘精心探,求真务实敢为先;

只为圆我中国梦,勇攀高峰再贡献。

首先赋诗一首,表达我对地质事业的纪念、感言和心声。

我和老伴在地质部门学习、工作、生活六十多年,为地质事业奋斗一生,奉献一生。而且,我的儿子、媳妇和孙女都在地质系统工作,我们一家与地质有缘,有着深厚的感情。

1954年我参加中考,填了三个志愿,第一志愿是地质,被宣化地校录取。地勘专业共录取20个班2000名学生,我是榜上头名,从此开始了我的地质生涯。

1957年4月被分配到湖南地矿局,辗转湘南、湘北、湘中,从战斗员到指导员干了28年。当过地质技术员、地质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地质科长、地质队长、党委书记。从事的地调工作,由表及里,有1/20万填图,矿点踏勘、初查、详查、详勘。为国家探明有储量的矿种:黄铁矿、褐铁矿、磁铁矿、锰矿、煤矿(烟煤、无烟煤)石墨矿、石膏矿、盐矿、雄黄矿、铅锌矿、铜矿,钨锡铋鉬多金属矿、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水泥石灰岩、粘土)等。

在野外地质队的28年,感悟很多。

新一代地质工作者的自豪感。

五十年代的中专生是当时地质系统的主要技术骨干,从事一线地质工作的,从矿区地质组长到分队技术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中专生,他们都是建国初期,地质部直属中专学校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地质工作者,共同特点是,敬业、吃苦、肯钻、肯干,特别是实际工作能力很强。我是湖南地矿局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第一个被提升为符合“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队级领导干部。后来,恢复技术职称评定后,他们多数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有的晋升为研究员,有的提升为大队总工程师或队级领导。担任局级和部级领导干部的也不乏其人。如我的同班同学王泽久曾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南京地校五七届毕业生董和金曾担任湖南地矿局局长;与董和金同届的中专生宋瑞祥曾担任国家地矿部部长。我为中专生感到自豪和骄傲,在这里,我情不自禁的高呼,“中专生万岁”。

地质人的幸福感

在湖南,我所在的三个地勘队为国家和地方查明几十个矿区和矿种,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湖南郴州地区的多金属矿,属特大型的矿床,举世瞩目。我的岗位是平凡的,为国家的奉献也是默默无闻的,但是为报答祖国对我的教育培养,努力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感到莫大的欣慰。

地质人的吃苦耐劳

地质工作者确实是一支“三光荣”、“四特别”的队伍。地质健儿,“背井离乡”,常年辗转在深山老林,荒野大漠,不顾严寒酷暑,不怕危险牺牲,跋山涉水,挨饿受冻,历经千辛万苦,为祖国奋发寻找地下宝藏。特别是五、六十年代,那时交通极为不便,装备极为简陋,生活特别困难,我们就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祖国山河的赤诚之心,为国家建设探明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然而,对地质工作的重要性鲜为人知。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与测算,我国的GDP,其中有40%是由矿产资源的生产与加工转换来的。这充分说明矿产资源在我国国计民生与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以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上行的、各行各业、林林总总都与矿产资源,也就是与地质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现在,全国形势是繁荣昌盛,丰衣足食。再列举几个大宗产品的数字,进一步说明地质工作与国计民生的关系。中国的耕地面积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7%,却养活了占世界人口18.67%的我国人口,我国的粮食供给已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粮食增产靠什么,农村中有句谚语“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除农家肥等有机肥外,更大量的是靠化肥(氮、磷、钾肥)。我国的磷、钾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生产供应大量的化肥。目前,我国的纺织品,棉花用量已降到27%,60%以上是用化纤。化学纤维的原料多数是由石油,尼纶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生产出来的化工原料。另外,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4.8%,县城以上的城市,都是高楼林立。建筑高楼现在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的楼房,从基础、墙体、内外墙装饰到门窗,所用材料基本上都是矿产资源。同时,它的地基评价资料也是地质部门提供的。

地质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拉动的作用是巨大的,发现、探明一个矿区就能发展成为一座新城或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如: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指导下,在松辽盆地于1959年9月26日,以喷出工业油流为标志,发现了特大油田,一举改变了“中国无油”的局面,正值是国庆十周年前夕,故命名为大庆油田。随着油田的开发,把油田矿区发展为今日的大庆市。四川省攀枝花也是由于查明了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发展为钒钛之都—攀枝花市。山西、内蒙等地由于煤矿资源丰富,都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我们勘察过的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水库(水坝,排灌站、发电站等),都成为发展农业的命脉,防洪减灾的法宝和发展经济的“摇钱树”(绿色银行)。

总之,地质事业是为国为民造就福祉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

由于地质工作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成果都有它的特殊性,往往鲜为人知,但是地质事业又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保障的大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仍需要地质工作的规划和计划。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家底”应了如指掌,以指导找矿。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矿产资源是各行各业的基础,具有极大的战略性。我国人口众多,矿产资源消耗量大,不能依赖进口,立足本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的GDP不仅有40%是矿产资源转换来的,而且人们居住的高楼大厦的地基,全国星罗棋布的水库坝址的地基,以及我国最近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5号发射塔的地基评价资料都是地质工作者完成的。这些默默无闻的地质人保障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希望,在将来,我们的国家能更重视地质人才的培养,继续研发“高精端”的地质装备,加强基础性的地质工作,特别要加强成矿理论、成矿规律、新兴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创新理论、新矿种的找矿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