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重大计划

工程概况

首页 > 重大计划 > 重要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调查计划 > 工程概况

工作部署

(一)重要矿集区矿产地质调查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工程首席专家:吕志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方面工作。

工程目标:

1.以锡、锰为重点突破矿种,在锡、锰矿集区开展调查评价,实现找矿新发现,通过引导和拉动商业勘查,助推形成大兴安岭锡、黔东锰等一批大型资源基地,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锡、锰矿种目标实现。

2.以铜、铅锌、金、锂等重要矿种为目标,在整装勘查区和重点矿集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大致查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特征,评价深部资源潜力,圈定可供社会资金选择和进入的找矿靶区,拉动商业性勘查,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结评估。

3.进一步完善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构建锡、锰矿主要矿床类型空间结构模型,总结深部矿床系统示踪与识别指标体系;加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成矿构造专题填图、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方法的示范与推广;进一步完善1∶5万矿产地质调查相关技术要求,建立整装勘查区1∶5万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4个二级项目:整装勘查区矿产地质调查与找矿预测,矿集区矿产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右江成矿带锡金多金属矿集区矿田构造调查与找矿预测,重要锡、锰等矿集区矿产地质调查。

(二)大宗急缺矿产调查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工程首席专家:唐菊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方面工作。

工程目标:

1.以铜、金、锡钨、锰、铅锌、钾盐为主攻矿种,兼顾锂、铍、萤石等关键矿产、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支撑藏西北铜多金属、新疆大红柳滩-火烧云锂铅锌-萤石和浙闽粤陆相火山岩区铜金等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夯实资源基础。

2.深化东特提斯陆缘增生-碰撞成矿理论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和深部壳幔相互作用与多期次巨量金属聚集成矿动力学机制的关系,总结成矿规律,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地质问题。

3.建立浅覆盖区和深部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探索资源集中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

4.开展铜、锰、金、锂铍、萤石等矿产的主题科普活动10次,发表科普文章5篇。

5.提交找矿靶区70~90处,新发现矿产地5处,提交60~80幅1∶5万矿产地质图件。

6.配合资源所“地质云”节点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矿产地质调查原始和成果资料的“地质云”产品。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15个二级项目:藏西北铜多金属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上扬子东南缘锰矿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西昆仑大红柳滩-甜水海地区大型矿产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西藏山南地区铍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钦杭成矿带武宁-平江地区钨铜多金属矿地质调查、南岭成矿带大义山-骑田岭锡矿地质调查、胶东成矿带栖霞-乳山地区金矿地质调查、辽宁凤城和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矿深部调查、思茅盆地中生代海相钾盐资源调查评价、浙闽粤火山岩区铜金矿产地质调查、陕南柞水-商南地区金多金属矿产地质调查、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岩金普查、甘肃寨上金矿岩金普查、甘肃阳山金矿岩金普查。

(三)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工程首席专家:王登红,研究员,从事矿产资源研究工作。

工程目标:

1.以锂、铍、铌钽、萤石、脉石英(高纯石英)为主攻矿种,力争新形成四川盆地东北部百万吨级卤水锂钾资源基地,力争实现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特种非金属矿等的找矿突破,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源保障。

2.开展四川及青藏地区卤水型锂钾资源调查对比研究,进行富锂卤水的储卤层储集性能评价,形成我国大规模成锂事件创新理论认识;开展松潘-甘孜地区主要稀有金属矿田调查评价,建立松潘-甘孜成锂带的区域成矿模式,为打造国家级大型锂铍矿资源基地提供资源保障;开展赣南—闽北(萤石)、辽东裂谷(硼)、我国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石墨)等特种非金属成矿远景区的矿产地质调查,形成专题调查报告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议,为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3.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锂卤水提锂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工艺;通过多方案实验创新形成锂铍多金属矿机械物理选矿新工艺,为高效、合理、绿色开发利用锂矿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创新大型锂铍多金属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的关键技术,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环境评价全流程技术体系。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5个二级项目:四川盆地东北部锂钾资源综合调查评价、松潘-甘孜成锂带锂铍多金属大型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四川九龙-可尔因大型锂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江西赣南-福建浦城地区战略性萤石硼资源调查、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等特种非金属矿调查评价。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调查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工程首席专家:赵恒勤,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管理工作。

工程目标:

1.以锂、铍、铌钽、萤石、脉石英(高纯石英)为主攻矿种,力争新形成四川盆地东北部百万吨级卤水锂钾资源基地,力争实现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特种非金属矿等的找矿突破,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源保障。

2.开展四川及青藏地区卤水型锂钾资源调查对比研究,进行富锂卤水的储卤层储集性能评价,形成我国大规模成锂事件创新理论认识;开展松潘-甘孜地区主要稀有金属矿田调查评价,建立松潘-甘孜成锂带的区域成矿模式,为打造国家级大型锂铍矿资源基地提供资源保障;开展赣南-闽北(萤石)、辽东裂谷(硼)、我国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石墨)等特种非金属成矿远景区的矿产地质调查,形成专题调查报告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议,为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3.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锂卤水提锂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工艺;通过多方案实验创新形成锂铍多金属矿机械物理选矿新工艺,为高效、合理、绿色开发利用锂矿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创新大型锂铍多金属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的关键技术,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环境评价全流程技术体系。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4个二级项目:46种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江西于都地区钨等矿产绿色利用调查评价、四川马边-金阳地区磷等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调查评价、津冀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区资源综合利用与评价、华东地区脉石英晶质石墨等重要非金属矿综合利用评价、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能源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

(五)金多金属资源勘查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工程首席专家:段留安,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原武警黄金第七支队)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查、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向。

工程目标:

1.以金银等贵金属矿种为主攻方向兼顾多金属勘查工作。在内蒙哈达门沟,甘肃寨上、阳山金矿开展岩金普查;同时在胶西北地区烟台市牟平区前垂柳、招远滕家(前花园)等矿区开展金矿勘查;在秦岭地区以陕西省宁强县中坝锰金多金属矿外围为重点工作区,兼顾西秦岭一带金多金属面上地质调查,同时对青海省柴北缘落凤坡-开屏沟一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进行预研究;在雪峰弧构造周缘湖南隆回、浏阳、平江等地开展金锑矿勘查,力争通过前述工作,实现金银多金属矿找矿新发现和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撑服务国家资源安全。

2.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多方法综合集成、多目标综合调查和多异常综合解译等技术方法,通过槽探、钻探等工程控制手段,初步查明内蒙哈达门沟金矿、甘肃寨上金矿、甘肃阳山金矿及胶西北、雪峰弧、秦岭、柴北缘等金多金属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和资源禀赋特征,评价资源潜力。

3.以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对区内金多金属矿进行成矿规律研究,确立找矿标志,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厘清矿床成因、评价资源潜力;探索伪随机电法测量新技术的使用,实现技术创新,进而不断优化金矿评价方法和有效勘查技术方法组合;通过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判断金多金属矿床形成的温压条件、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大地构造背景等特征,丰富区域成矿理论和研究体系,实现理论创新。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3个二级项目:胶西北地区金矿资源勘查、雪峰弧金锑矿资源勘查、秦岭地区金银矿资源勘查。

(六)特殊地区矿产调查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工程首席专家:魏立勇,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原武警黄金第五支队)高级工程师,从事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普查与勘探研究方向。

工程目标:

1.以金、铅锌、铜镍为主攻矿种,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助推矿产资源基地建设。

2.调查旬阳盆地金汞锑、铅锌等矿产资源潜力,研究其成矿演化过程,创新成矿模式。调查夹皮沟-古洞河裂谷构造混杂岩物质组成,研究其形成构造环境并对金、铜镍等矿产成矿约束机制。调查敦-密超壳断裂新生代活动特征,研究其对铌钽等稀有元素制约机制。

3.以“三位一体”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对典型矿床开展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专项调查研究,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创新成矿模式;探索浅覆盖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和找矿有效技术方法组合。

4.找矿靶区10~20处,新发现矿产地2~4处。

5.新形成地质数据、成果产品、基于地质云实现共享与服务的目标。提交20~30幅1∶5万矿产地质图及相应说明书、成矿预测图等系列成果图件及相关数据库。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2个二级项目:陕西旬阳-镇坪地区铅锌矿产地质调查、吉林大车背沟等8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