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重大计划

工程概况

首页 > 重大计划 > 地质数据更新与应用服务计划 > 工程概况

工作部署

(一)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工程首席专家:高振记 李丰丹

高振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地质信息化研究与应用。

工程目标:

1.研发“地质云3.0”并上线运行,形成在线化地质调查、研究与管理工作模式;初步建成国家地质大数据中心,形成地质数据采集、汇聚与更新体系并实现持续更新;智能调查、智能管理、智能搜索取得阶段性进展。

2.构建智能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实现地质调查智能化应用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开展智能搜索和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岩矿扫描识别算法研究,提高识别精度并推广应用。

3.支撑保障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实物中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自然资源信息工作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资料分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信息化研究中心、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地学文献中心等平台正常稳定运行。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17个二级项目:国家地质大数据汇聚与管理、“地质云”系统集成与共享服务、地质调查业务管理信息支撑与服务、地学信息产品开发与社会化服务、油气行业地质资料汇交清理与服务、全国地质钻孔数据更新与服务、实物地质资料汇集与服务、地学文献信息更新与服务、地质矿产智能化调查系统开发与应用、地球深部探测数据集成与应用、全国地质调查项目组织实施费、地质调查大型仪器共享与高效利用平台、资源环境地质调查数据集成与综合分析、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数据集成与应用、资源环境遥感地质调查数据集成与应用、地质调查综合智能编图系统与应用、能源资源调查数据集成与应用。

(二)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工程

工程牵头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工程首席专家:李廷栋 丁孝忠

李廷栋,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工程目标:

1.开展构建国家基础地质权威信息产品体系。形成中国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的系列志书,以及1∶50万、1∶100万、1∶250万、1∶500万、1∶1000万多层次国家系列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图件和相关数据库产品。

2.开展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综合集成和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深化研究,编制洲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系列小比例尺基础地质和成矿图件。

3.坚持海陆统筹,开展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创新性综合研究,探索建立洋板块地质框架。创新大地构造理论,将大地构造理论提升到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的新阶段。深化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成矿系列理论,初步建立系统的中国成矿体系。深度挖掘深时岩石大数据信息,实现大数据智能二次开发应用。

4.编制《中国区域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包括部分普及本),以及国家系列基础地质图件,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关岩石、矿产和能源等基本知识,举办相关科普活动,扩大地质调查成果和地学知识的社会认知度。

5.形成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集成系列技术标准、工作指南。发展区域地质演化和区域矿产成矿规律理论,破解一批重大基础地质问题。

6.积极推行信息化地质调查工作模式,推进阶段性地质数据、成果产品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产品和数据基于“地质云”的在线查询、共享和服务。

7.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中心平台建设,建立基础岩石数据库团队和大地构造研究国际、国内合作平台。统筹完善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CGMC)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编图和数据研究中心。

工作部署:2020-2021年,工程下设5个二级项目: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和国际亚洲大地构造图编制、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编制更新、全国陆域及海区地质图件更新与共享、中国矿产地质志、基础地质学科(岩石)数据库建设与共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