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图片 > 图片新闻

中国地调局沈阳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野外联合考察

来源:中国地调局沈阳中心 作者:欧阳兆灼 李永飞 发布时间:2013-08-05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地调局沈阳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落实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签订的《中-俄科技合作补充协议(2013-2014年)草案》内容,近日,沈阳中心科研人员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纪登科博士、大地构造与古地磁学专家卡瑞特尼科夫博士组成野外考察组,对大兴安岭中南段古亚洲洋演化区域二叠纪不同时期沉积-火山岩系特征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野外工作。

中俄双方共同考察了大兴安岭地区古亚洲洋演化区不同时段、不同区段的三条剖面,分别为:早二叠世的寿山沟剖面;早中二叠世的大石寨组火山岩剖面;晚二叠世的林西组剖面。双方共同观察野外地质剖面长度近6.5Km,采集地球化学、古地磁、物性、年龄、薄片定向等不同类型岩石标本共近220多块。考察结束后,利用两天时间对采集样品进行了初步处理。得出数据佐证与约束二叠纪期间研究区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特征、闭合方式与时限。考察结束后,纪登科所长结合考察内容,做《中俄野外联合考察总结》报告。

此次野外联合考察得到了中国地调局科技外事部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领导与纪登科所长进行了亲切的会谈,为中、俄在东北地区合作开展地质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