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图片 > 图片新闻

大洋科考 海洋6号船起航

“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任务今日启航

来源:广州海洋局 作者:陈惠玲 发布时间:2011-06-28

    6月28日上午11时,满载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的科学考察队员们握别亲人,从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起航,远赴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任务。
    为了履行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根据当前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开发形势,中国大洋协会委托“海洋六号”船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任务,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开展重点区域多金属结核区等资源、环境等调查工作以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同时,为我国载人深潜器深海试验做好保障与服务等工作。航次科考时间为今年6~10月,约120天。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海底区域勘查活动,在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与国家海洋局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于1999年在国际海底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合同区,拥有对这一区域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9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相继开展了富钴结壳、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等前期战略性探查工作。
    受中国大洋协会委托,大洋23航次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作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多学科、多功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要从事国家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是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的主要参加单位,1986年-2003年间,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10余个航次的中国大洋科学考察任务。2009年10月,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一艘配置较完善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海洋六号”入列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大洋第23航次是“海洋六号”入列以来首次执行国家远洋科学考察任务。
    此外,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公司等5家单位皆派出科考人员共同参与此次的第23航次任务。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这次远航科考做了精心的准备,先后组织完成了5次海上试航,针对大洋航次任务的要求和“海洋六号”船舶特点,开展地球物理调查、地质取样、海底摄像、环境调查、支持系统等调查设备与船舶设备的海上试验,以明确各设备的状态,并对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机制进行优化。并经过严格挑选,派出60余位优秀科技人员和船员参加航次工作。 
    本航次共分为三个航段,第一航段首席科学家由中国大洋协会“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973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亲自担任。第二、三航段首席科学家由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担任。
    国家有关部委、广东省等有关部门领导到会为远航的科考队员们送行。
    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土资源报、科技日报分别派出记者随“海洋六号”船参加远洋科考,并及时报道海上任务。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讲话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为参加航次科考的新闻团队授旗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向23航次科考队授旗

为海洋六号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