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图片 > 图片新闻

新华网:海地地震灾区遥感监测图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0-01-18

    新华网消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地区(北纬18.5,西经72.5)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上午5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约16公里,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0万。海地总统府、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以及世界银行在太子港市郊的办事处等重要机构均在地震中被损毁。  

    地震发生后,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第一时间对海地地震做出应急监测响应,紧急启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空间技术响应工作规程》,制定环境减灾卫星应急观测计划,开展地震灾区受灾情况监测工作。目前,已获取震后海地灾区环境减灾卫星数据八景(第一景获取时间是北京时间1月14日晚上23点37分)。同时,积极协调国内遥感数据资源,加班加点,连夜组织开展卫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截至目前,已制作海地地震灾区遥感监测评估产品三期。  

    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及时向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提供地震灾区遥感监测评估产品,为制定国际援助计划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与保障。此外,根据国际减灾宪章(Charter)、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等国际空间技术合作组织的数据需求,及时提供环境减灾卫星等数据和产品的服务与支持,得到相关机构的良好反馈。  

    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将继续利用环境减灾卫星等数据对海地地震灾区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