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在郑州组织专家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典型微细粒矿利用新技术研究”进行了验收。
项目负责人谭秀民研究员代表项目组进行了汇报,专家评委认真听取了汇报,查阅了相关验收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专家评委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要求的研究任务,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牵头承担,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3家协作单位共同参与完成,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两段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已得到应用。在国内首次将两段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应用于黄金冶炼行业。2014年6月在甘肃临洮中铺开发区,招金矿业所属的招金甘肃贵金属冶炼公司建成了400t/d含锑含砷金精矿提金工程,采用碱浸除锑,两段焙烧预处理,焙砂再磨后采用空气搅拌氰化浸出提金示范生产工程,当年9月全面投产运行。
二是都兰金矿浮选工艺流程已推广应用。都兰金矿采用丁基黄药、丁铵黑药和9538的组合为捕收剂,通过一粗二扫三精浮选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金品位为37.49g/t、产率为8.72%、回收率为87.22%的金精矿。该工艺已经应用到企业,正在生产调试阶段。
三是研发出新药剂。以煤油为捕收剂的浮选试验作为参照试验,选择不同的捕收剂进行对比,研发出一种新型捕收剂。新型捕收剂应用到实际矿石坡仔营钼矿原矿上(辉钼矿为主要有价矿物,包含多种其他矿物),获得了产率为0.0983%、品位为52.59%、回收率为87.32%的钼精矿,回收率较常规捕收剂提高8个百分点。
四是开发的微细粒锡矿、锰矿、钽铌矿的选冶利用新技术一旦推广应用,可以盘活罗城县一峒锡矿19.92万吨、大新锰矿近300万吨的尾矿、内蒙古赵井沟钽铌矿8200多吨。
五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2项;发表论文14篇;培养研究生2名。
本项目的实施完成将为我国大量该类型微细粒矿产资源的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经济技术合理的综合利用技术工艺,为国家对该类型矿产资源的利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树立起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