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球科学亟待转型创新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黄辛 黄艾娇
发布时间:2016-07-13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表示,地球科学的基础研究必须两条腿走路,我国地球科学亟待转型创新。
汪品先院士表示,国际地球科学的主旋律已经发生转变,“探索机理”成了主线,汇总全球资料、跨越时间尺度的新型成果纷纷呈现,即使是地方性的研究,也带有“局部着手,全球着眼”的特色。他指出,我国的地球科学研究亟待转型、创新,需要向学科的核心问题进军。地球科学的基础研究必须两条腿走路,要超越“描述发现”层面,进入“系统科学、机理探索”的层面上来,以最终揭示地球系统演化、运行的真谛。
“地球科学的研究途径要转型,要转变研究方法和学术思路,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立足脚下、放眼宇宙,不但要追求大目标、争论大问题,而且能够将数据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穿越圈层、横跨时空。”汪品先说。
汪品先院士还表示,“地球系统科学”尤其需要科学家面对面的交流、跨学科的学术讨论,而打造以“汉语”为载体的国内学术交流平台,要为促进大幅度的跨学科交流服务。大量使用展板形式,也是鼓励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
来自大气、海洋、行星、地质、化学、生物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千余名华人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难点,展望地球系统科学的未来发展。大会设置了“生物演变与环境、海洋与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深海资源与技术、地球系统动力学及科学、教育与文化”七大主题,下设25个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季风降水、载人深潜、人类演化、生态系统与气候协同演化、海洋储碳机制、寻找宜居行星等地球科学热点议题。
与会专家表示,现代地球科学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正在整体地进入转折期。随着观测视角的拓展和分析计算手段的进步,今天的地球科学已经上升到“系统科学”的高度。
大会由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