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引领国际地学“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钟 科
发布时间:2015-12-14
近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15研究前沿》报告。该报告显示,“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唯一由中国科学家引领的研究前沿。
《2015研究前沿》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联合成立的新兴技术未来分析联合研究中心发布。该报告基于汤森路透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中的1万多个研究前沿,甄选出了2015年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9个新兴研究前沿,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10个大学科领域。
报告通过149个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的进一步分析,形成了重大前沿研究群。这些研究群揭示了当今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发展途径。在地球科学领域Top10研究前沿中,有6个前沿与气候变化有关,构成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响应”前沿群。地球科学领域的“中国华北克拉通的变形历史研究”连续出现在《2014研究前沿》和《2015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出的热点前沿队列中。
中国在82个前沿中均有核心论文入选,在16个前沿中核心论文数为第1名,超过英国、德国和日本,显示中国具有较强的前沿贡献度,在某些重要前沿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涉及领域包括: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生物科学领域和地球科学领域,其中,“中国华北克拉通的变形历史研究”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唯一的中国科学家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的研究前沿。
中国科学家引领“中国华北克拉通的变形历史研究”主要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实施。中科院院士朱日祥等专家率先组织全国力量论证、推动设立了该重大研究计划,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使“华北克拉通破坏”这一“区域性”科学问题迅速提升为全球性研究热点。近年来,“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团队以地球物理探测为基础,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围绕“华北克拉通破坏”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在克拉通破坏的本质、过程和机制、克拉通破坏与金属成矿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地球科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引领了大陆形成与演化的发展方向,显著提升了我国科学家在大陆形成与演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钟 科)
关于“克拉通”:
克拉通一词源于希腊语Kratos ,意为强度。它是指大陆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 ,即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过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常与造山带(Orogen)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