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浸染型铜多金属矿分离新工艺研究获四川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来源:中国地调局成都综合所
作者: 袁波
发布时间:2015-04-24
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地质大调查项目“攀西地区浸染型铜多金属矿分离新工艺研究”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该项目是地质大调查计划项目“难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工作项目之一。主要对攀西地区铜多金属资源可利用技术进行经济评价研究,为同类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合理的工艺技术方案。
该项目选择了攀西地区“老羊汉滩—石龙—天生坝—落凼”成矿区会里铜钼多金属矿和炉霍铜多金属矿、攀西代石沟低品位氧化铜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冶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根据攀西浸染型铜钼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部分混合优先浮选—分离—磁选工艺流程和自主研发的EM-H08-2铜矿物抑制剂,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中间试验,获得了品位20.57%、回收率92.21%的铜精矿,品位47.75%、回收率53.26%的钼精矿;品位0.33%、回收率21.90%的钴精矿和品位62.85%、回收率20.47%的铁精矿。
对炉霍铜多金属矿采用先铜后锑的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品位21.26%、回收率77.34%的铜精矿和品位45.95%、回收率70.02%的锑精矿。
对攀西地区代石沟铜矿采用原矿-强化氨浸-萃取-电积-浸出渣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铜选冶总回收率81.01%的优良指标。
研究开发的处理浸染型铜多金属矿和低品位氧化铜矿新技术可为我国同类型矿床资源的评价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