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成都综合所选矿新工艺成功解决铜钼矿利用难题

来源:中国地调局成都综合所 作者:袁波 发布时间:2015-04-09
  铜钼矿石是钼的主要来源之一,铜钼矿石中回收的钼量占世界钼总产量的48%。以铜为主伴生有钼的铜钼矿床常以斑岩铜矿型存在,因其储量大,是当前提取铜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钼的重要来源。

  由于此类矿床具有原矿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的特点,并且辉钼矿具有层状结构,有良好的天然可浮性,常与黄铜矿、黄铁矿密切共生,因此从铜钼矿石中回收辉钼矿比从辉钼矿中回收钼更难、流程更复杂,回收钼往往还要受到回收铜的制约。

  近期,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成都综合所就对拥有相同类型的云南香格里拉铜厂沟铜钼矿进行了研究,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磁选”工艺流程,成功解决了云南香格里拉铜厂沟铜钼矿选矿难题。试验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此类型钼资源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可在同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推广应用。初步技术经济分析表明,建1000吨/天的选矿厂,年产值可达18121万元,年利税总额达8045.4万元。开发利用该铜钼金属共生矿床,矿山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云南香格里拉铜厂沟铜钼矿矿石含铜0.086%、含钼0.36%,主要构造为浸染状和脉状,结构主要为半自形和它形粒状。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石、方解石、石英、透辉石、绿泥石。样品中辉钼矿粒度较粗,易于单体解离。辉钼矿的可浮性较好,呈鳞片状结构,粗粒度的也能浮起。同时矿性软,在磨矿过程中易附着在脉石颗粒的表面,造成过粉粹现象,容易导致细泥级的辉钼矿进入尾矿产品,造成浮选精矿中钼的损失,降低精矿质量;钼钙矿粒度较细,多数嵌布在脉石矿物中,回收较难。

  针对上述情况,综合所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磁选”工艺流程,首先通过浮选回收矿石中的铜、钼,然后对浮选尾矿采用磁选回收氧化钼。扩大试验获得了高品质钼精矿产品,选矿所获得的钼产品中钼的总回收率达到92.71%。钼中矿可以作为湿法冶金制取钼酸盐产品的原料。伴生银在铜精矿中富集到70克/吨、铼在钼精矿中富集到22.8克/吨。铜钼矿物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回收,充分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尾矿水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絮凝处理后的尾矿水污染物项目均达到国家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尾矿水可以用于生产流程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