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磨矿细度较粗、尾矿银流失较严重、浮选药剂制度复杂、精矿铅品位较低等现象,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对河南某低品位银铅矿进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成效显著。
科研人员依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对试验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研究,最终推荐的浮选工艺流程为:原矿粗磨细度-0.074mm占70%,采用丁黄和MB组合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三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在27%左右浮选浓度下进行硫化浮选。该工艺流程大大简化了药剂制度,提高了分选指标,针对含银135g/t,含铅0.39%的原矿,获得了精矿产率为1.49%,银品位为7024g/t、回收率为76.00%,铅品位为13.03%、 回收率为55.63%的优异指标。
委托企业依据研究成果进行技改后,分选指标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通过简化药剂制度、大幅降低硫化钠用量,企业年生产成本降低45万元。同时,通过提高磨矿细度,显著降低了尾矿中银品位,精矿回收率提高3-5%,同时综合回收了伴生的铅,企业年经济效益增加3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