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龙复原图。
綦江龙装架。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建平教授及其博士生邢立达等国内外学者最新命名了一个恐龙新属种——綦江龙,这具恐龙化石是中国南方晚侏罗世蜥脚类长颈恐龙的一个新属种。
有关綦江龙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近出版的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上。
据介绍,綦江龙发现于重庆綦江区北渡河坝村一社,距綦江城区约7公里,复原后体长约16米。化石产自四川盆地上侏罗统遂宁组地层,包括部分头骨,以及较完整的椎体序列,计有17枚颈椎,12枚背椎,约30枚尾椎。綦江龙的颈部较长,接近体长的一半,而四肢相对较短。研究人员表示,因其较完整的骨骼和庞大的身躯,綦江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经研究,綦江龙属于马门溪龙类,这种恐龙以超长的颈部闻名,其颈部可达体长的一半。不过,与其他早期蜥脚类都不同的是,綦江龙等马门溪龙类的椎体充满气腔,所以尽管体型巨大,颈部还是相对轻巧。从环环相扣的椎骨关节看来,綦江龙的颈部应该相当僵硬,比较适合垂直移动,跟建筑用的起重机类似。綦江龙的个体要小于马门溪龙,它的颅骨与大部分中轴骨与亚洲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有着很大不同。
研究人员表示,綦江龙的发现丰富了晚侏罗世马门溪龙类的分异度,代表中国南方晚侏罗世长颈恐龙的一个新属种,为有着独特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地层学背景的亚洲蜥脚类恐龙增添了新的内容,对研究全球蜥脚类恐龙的演化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