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转战南部营地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健 陈虹 刘晓春 发布时间:2015-03-18

 
在狂风暴雪中等待向南部营地转移 陈虹摄

  
  北查尔斯王子山二叠—三叠纪含煤沉积盆地地质调查是本次南极考察的另一项重要任务。2015年1月6日~9日,在变质基底考察组开展工作的同时,由地质力学所刘健和青岛海洋一所崔迎春博士组成的沉积岩考察组对北部营地的沉积岩也进行了详细考察。

  北查尔斯王子山二叠—三叠纪沉积岩围绕比弗湖分布,称埃默里群,出露范围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30千米。该套沉积物充填了比弗湖南北走向的裂谷地堑中,从底到顶划分为二叠纪的拉多克砾岩组、贝恩梅达特组和三叠纪的弗拉格斯通岩滩组三个陆相地层单元。由于贝恩梅达特组是含煤地层,而且地层倾角很缓,一般不超过10度,地表又多被冰碛物和冰雪所覆盖,所以我们只有抵达一些沟谷或陡坎处,才能观察到较好的露头。

  三叠纪弗拉格斯通岩滩组煤层缺失,主要由块状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夹中—薄层状中细杂砂岩为主,尽管仍然保留有沉积旋回,但是沉积旋回厚度明显薄于下伏的含煤地层。这种沉积环境明显不同于二叠纪贝恩梅达特组,可能代表了该地区二叠纪演化至三叠纪时气候发生了剧变——变得更为干燥。针对三叠纪弗拉格斯通岩滩组岩性特征,我们进行了系统测量和取样。

  在完成北部营地的全部考察任务后,1月10日,我们准备搬迁至南部营地开展下一阶段的考察。

  不巧的是,狂风暴雪阻挡了我们的进程。直到11日清晨,暴风雪终于停了下来。早饭后,我们开始向南部营地进发。

  由于下过一整天的雪,前两天还能够看见的巨大的冰碛砾石不见了,或者只露出了一小部分。负责后勤安全保障的詹姆斯万分谨慎,他要求我们必须跟着他走,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南部营地距离北部营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3千米,但我们还需要穿过十多千米宽的深雪覆盖区,行进的过程异常艰难。当天温度虽低,但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我们不敢停下来,因为一旦停止脚步,马上就会觉得从头到脚的冰凉。

  经过10多个小时的漫长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南部营地苹果房,那是5个红色半球状的小房间,不同的苹果房的功能不同,有厨房、宿舍、杂物间和卫生间等,相比于北部营地的帐篷营地,这里的条件要优越得多。

  抵达南部营地后,队员们开始感觉到脚部的疼痛,这才发现脚都磨出了新的水泡。大家默默地用针刺破水泡,进行了简单包扎,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考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