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至9日,北查尔斯王子山考察队在北部营区展开地质考察工作。由于工作内容不同,野外分为变质基底和沉积岩两个考察组。按照戴维斯站的安全要求,每天下午6时45分考察组必须通过卫星电话与考察站取得联系以确保安全,并进一步确定各组的工作进展以及返回营地的时间,然后澳方后勤保障人员詹姆斯再与戴维斯站汇报当天人员的安全情况。
刘晓春和陈虹主要负责西部变质基底地区的地质考察。北查尔斯王子山变质基底出露区域虽然较大,但绝大部分被冰碛物所覆盖,而且积雪特别严重,行走艰难。我们每天都至少要穿越10~15千米宽的冰雪覆盖区,才能抵达零星出露于山顶或冰川边缘的基岩露头,虽然有前三天的考察经历做铺垫,但每天的艰难程度和体验却是不同的。
考察第一天,我们和詹姆斯一同前往,行走的往返距离大约为30千米。与以往冻结的雪路不同,这次考察要走的雪路表层大约有5厘米的硬雪,之下是软雪。每一脚踩下去,都要先压塌硬雪,再陷入软雪,形成10~20厘米深的脚印,而抬脚的时候,又要极力破除表层硬雪的阻力。这样一来,我们每迈一步,都要消耗更多的体力。更糟糕的是,我们的鞋都不防水或防水不佳,融化的积雪渗到鞋子里,袜子和鞋垫都湿透了。每次到达露头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袜子和鞋垫拧干,再穿上。
第二天,我们得到一个好消息——有直升机前来执行其他任务,我们可以乘坐直升机直接到达另一个山顶露头。从营地到这一露头的直线距离为10千米,如果按照前一天的行进速度,我们将需要5个小时才能到达,而乘坐直升机只用了不到3分钟。考察结束后,回程的路途则比前一天更加艰难,每一脚下去都是20~30厘米的深坑,当天还刮起约8级的大风。为了节省体力,我们轮流在前面开路。在距离营地还有5千米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我们就用数数来给自己加油鼓劲,1步、2步、3步……
考察的第三天也是最艰难的一天。工作起点离营地的距离是15千米,而且全被软雪覆盖。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我们这次轮流在前面开路,越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雪坡,身后的脚印也越来越长。在剩下大约2千米路程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爬上旁边的陡坡,尽管坡度很大,但那里有很多冰碛砾石,相比走雪路来说还是轻松了不少。大约7小时后,我们才抵达露头点。考察结束后返回的路依然漫长,一路上我们不敢停歇,生怕一停下来,浸泡在水中的脚就冻坏了。直到凌晨1时,我们才返回营地。
三天的野外考察,我们每天外出14个小时左右,有效的工作时间却不足3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路上跟冰雪打交道,平均每天行走大约25~30千米。几天下来,我们的脸黑了,嘴唇也肿了,脚上的水泡已变成了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