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专辑》出版

来源: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 作者:柯海玲 发布时间:2014-10-16
    近日,《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专辑》以《地质通报》为平台正式面向大众。该专辑共收录论文20篇,集中研究了金属矿集区土壤重金属环境累积效应及风险评价等相关内容,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研究》已取得部分研究成果的集汇。

  众所周知,土壤做为最终的纳污场所,因它受污染的累积性、潜伏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而容易被人们忽略。近年来,“砷毒”、“镉米”和“血铅”等事件频繁发生,预示着重金属污染进入了“集中多发期”,并已由空气、水体污染向土壤污染转移。保护耕地免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和难点课题。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非常重视保护耕地质量,在2011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设立了《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研究》项目,由西安中心牵头组织,徐友宁研究员主持,地科院资源所、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云南地质环境监测站等7家单位共同实施。经过三年的努力,项目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构建了评判矿业活动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的技术方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以及识别方法,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累积速率、累积贡献、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农作物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这些成果均在本专辑中得到体现。

  这本专辑较为集中地探讨矿产资源开发中重金属地球化学环境累积影响与效应,理论结合实际,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预防和治理矿业活动重金属污染、保障农产品及人体安全提供了来自于实践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