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心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伴生碲矿
来源: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
作者:赵慧博 刘亚非
发布时间:2014-06-27
近日,西安中心实验室在电子探针分析兰州大学送检的金矿样品中,首次发现了含量高的碲化物(碲金银矿、碲铅矿、碲铋矿、碲银矿等),此次发现不仅为该区金矿的金的赋存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还为该区指出了隐伏性伴生碲矿床,因碲作为伴生有益元素可以综合利用,故本次发现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依附于兰州大学与甘肃二勘院的合作项目,该样品采集于甘肃贾公台金矿体中,据悉,该矿体中金主要以独立金矿物形式存在,常见金矿物为自然金与金银矿,主要载体矿物为褐铁矿。电子探针测试人员在分析过程中,指出金的赋存形式除了独立矿物自然金之外,还以碲化物形式存在,其中以碲金银矿为主,形态多不规则,大小在10μm左右。在碲化物中含金量在20%~25%,碲含量在33%~38%左右,多呈包裹体、裂隙、粒间形式分布于黄铁矿中。另外,通过电子探针SEI(二次电子像)与COMPO(背散射)图像,还发现碲与铋、铅等其他元素结合成独立矿物,并与独立金矿物呈伴生关系。
该区关于金的成因研究较少,本次重要发现可能对金的成矿理论有更全面完善的解释,测试中心分析人员针对这一方面准备展开进一步的研究。该研究具多重意义:一、碲化物是除了自然金矿物的另一富集体,为此选择合理的矿石加工工艺方案,了解有多少贵金属呈碲化物形式存在及其在矿体中如何分布是很重要的;二、碲化物是矿石形成条件的低温指示矿物,同时揭示各种碲化物的共生关系有助于了解矿床的形成历史。
近年来,实验测试中心电子探针在对送样样品分析过程中,相继有许多重要发现,包括安徽铁矿床中晶质铀矿;矿产处项目塔什库尔干地区某矿区褐帘石等稀土矿物。另外,在判别长庆油田项目中砂岩层的伽玛异常原因,指出并非含铀矿物而是含钍独居石所致。通常在发现问题之后,分析人员积极与送样人员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科研问题,并发表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