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公里科普路
——“地壳一号”从广汉赴大庆途中故事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程秀娟
发布时间:2013-10-22
“你们这是做啥子的哦?”“你们是搞啥子的?”……
从四川广汉北上,奔赴黑龙江大庆的3500公里的车程中,“地壳一号”万米钻机车队的同志们,时不时会遇到这样的询问。往来的行人,也驻足观望车身悬挂着的宣传标语。
10月18日上午,当几十辆身挂标语的大拖挂车集结在河北廊坊牛驼服务区时,又是一个科普的机会。
“这机器可以像‘千里眼’一样,钻入地下,看看我们脚下到底有什么。”随队的科研人员小赵热情地解说着。
一位老师傅问:“这钻机有多高啊?孔径有多大?”问话有点专业,引起了周边很多人的兴趣。
“井上,设备架起来有60多米高,也就是20层楼那么高,井下,可以钻进去1万米。这是亚洲第一台大陆科学钻探的万米钻机。” 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研究中心的陈宣华博士一边比划一边解释,“我们这次把机器运过去后就要打井了,井设计深度是6400米,理论上,钻到这深度时,岩心直径只有100毫米左右。”
来自四川德阳的司机小戴师傅开了一路车,也学了一路的地质钻探学问,听得多了,也充当起科普人员,与围观的群众攀谈起来:“您知道神舟10号吗?”“知道。”“神舟十号是上天的,我们这个是入地的。可以打1万米!”尽管是临时加入科普宣传的一员,小戴的语气充满自豪。他很开心自己能参加这次运送活动:“这么大的活动,一辈子也赶不上几次。”
川流不息到服务区休息的人们,不时会重复提上述类似的问题。车队的成员们不厌其烦地解释、宣传着,兴致很高。当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高兴地向大家转达一个喜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主席专程发来贺信时,大家的热情更加高涨起来。
短暂的集结完毕,车队按三车一组的方式,从牛驼继续出发了。
秋日微风中,车身上飘动的大红色横幅格外醒目:“祝贺中国第一台万米大陆科学钻启运大庆首钻实验”、“‘地壳一号’万米超深科学钻机——入地望远镜”、“万米钻机探宝藏,深部探测揭奥秘”、“万米科钻向地心挺进,深部探测与国际同行”、“钻穿大庆盆地,寻找深部资源”……
翻秦岭,过黄河,入平原。从西南腹地至东北边陲,这条漫漫科普之路,播撒了一路地质科普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