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力学所科研人员在青海发现猛犸象化石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 作者:张超越 发布时间:2013-07-09

近日,地科院力学所组织专家对在青海共和盆地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的象类化石进行了鉴定,初步判断为猛犸象类化石。这一发现对于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的环境变迁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青藏高原古大湖气候变化记录研究”项目组的韩建恩博士、邵兆刚研究员等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盆地及其周缘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一段长约120cm、粗约40cm的棒状腿骨化石(图1),长约110cm、粗约35cm的肋骨化石8根,等间距排列整齐以及髋骨、动物牙齿化石碎片等(图2)。近日,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对牙片的釉质层薄厚、齿脊频率、骨骼大小等特征的鉴定,初步判断这些腿骨、肋骨、髋骨及牙齿化石可能属于猛犸象。

猛犸象,又称真猛犸象或长毛猛犸象,适应于干冷的寒带气候,起源于距今80万年左右的西伯利亚东北部草原猛犸象,成种后多次向西扩散至欧洲,向东经白令海峡扩散至北美,向南扩散至中国和日本。目前资料显示,真猛犸象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首次出现时间很可能不早于4万年前,并在1.1万年前发生的末次冰期大灭绝事件中,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大陆型真猛犸象一起退出历史舞台。

猛犸象属化石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发现较多,在青海共和盆地以及青藏高原尚属首次发现。青海共和盆地河湖相地层中猛犸象属化石的发现,说明晚更新世晚期,当地为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这一发现,有助于认识中国猛犸象属动物迁徙过程,为了解青藏高原晚更新世的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研究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湖泊与河流演化、古地理与古环境变迁等提供了新证据。

 

      

    青海共和盆地猛犸象腿骨化石

青海共和盆地猛犸象肋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