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青岛所成功实施中国东部陆架区最深科学钻探

来源:中国地调局青岛所 作者: 张淑胜 发布时间:2013-07-03

6月27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青岛所牵头承担的“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CGS-CSDP),结束了南黄海陆架区科学钻孔CSDP-01孔的海上钻探作业,该钻孔终孔至300.1米,顺利实现钻穿海底第四纪地层的预定目标。

据项目负责人张训华研究员介绍,本次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首钻总进尺超过300米,总取心率达到80%以上。这是目前中国东部陆架区最深的全取心科学钻孔,也是陆架区所获取的第四纪全岩心的首钻,不仅为近海海域第四系全取心地质深孔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是为实现我国陆架海第四纪科学研究的新突破提供了珍贵的样品,具有里程碑式的科学意义。在中国地调局组织的该首钻外业工作评审验收会上,专家一致认为,CSDP-01孔班报等各项记录及时、准确、认真,岩心采取率和岩心质量都达到了设计要求,给予优秀级。

在本次钻探实施前,青岛所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对南黄海陆架区多道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与解释,预测了钻遇层位和岩性。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单道地震外业调查工作,经过深入分析和反复论证,最终选取了钻孔孔位。而承担本次钻探任务的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也做了精心准备,对钻机、钻头、钻探工艺和船舶的锚链等系统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提出了多项创新性方案和技术改造。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共同研究钻探施工工艺,准确把握孔内岩性层位,及时调整泥浆配比护孔,确保了施工圆满完成。同时,船舶驾驶人员密切关注船舶就位情况,适时补充船锚,保证了船舶就位的稳定和钻探的正常进行。

据了解,“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旨在通过陆架钻探取心探讨我国(亚洲地区)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中的构造运动和地貌演化、陆源物质从源到汇、亚洲季风形成与演化、海陆变迁及其环境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而解决以上地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从陆架区获取较长的地质记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陆架浅海地区最深的取心孔只揭露了200米以内的陆架地层,大多数地质钻孔岩心长度小于100米。因此,亟需获得长钻以填补此项空白。

下图为青岛所科技人员施工作业

上图为采集到的岩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