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地调局资源所资源环境与利用研究室承担的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德兴铜矿及生产过程中Re等元素分布规律研究》(编号:201311072)的实施方案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标志着该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该项目依托国土资源部2011年批准的首批84个野外基地之一即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科学基地开展工作。项目分两个课题,执行周期为3年,其中《德兴铜矿Re等元素分布规律研究》的承担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题经费79万元;《德兴铜矿生产过程中Re等元素分布规律研究》的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课题经费200万元。
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露天式开采铜钼矿,日处理矿石量约达13万吨,开采规模达到世界前三位,铜的年产量占全国的1/5。矿石中共伴生有Re、Co、Au、Ag等多种有益金属元素,其中Re的储量达到大型并占世界的10%;Co的储量达到中型;Au的储量达到超大型;Ag的储量达到小型。该矿床的共伴生元素的分布规律早在30年前就已经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近些年发现一些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本项目将分别对德兴铜厂和富家坞两个铜矿、杨桃坞和朱家村两个酸性水堆浸场开展系统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分别查明不同蚀变矿化带、不同浮选阶段和不同堆浸程度的矿石中Re、Co、Au与Ag的元素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整理出一套有关Re等元素分布规律的标本及其说明书等实物资料陈列于德兴铜矿科学基地,丰富展示内容,推动该基地的建设。预期成果“可提升本行业有关研究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