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辽宁沿海晚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及现代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地调局沈阳中心 作者:马宏伟 发布时间:2013-04-08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辽宁沿海晚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及现代过程研究”项目已圆满完成2012年野外任务,并在辽河口东、西岸潮间带处完成210Pb与137Cs沉积物测年浅钻。

  根据钻探编录及对资料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辽河口冰后期为海相沉积环境。为更精确地确定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的变化以及千年—百年尺度海岸线变迁,项目组开展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营口市水源镇100m钻探,从岩心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及生物等特征,自上而下发现了3个海相层,初步确定了水源镇在冰后期曾被海水淹没。根据AMS14C测年结果及岩性特征,确定营口市水源镇的LZK01钻孔全新世厚度为21.1米。

  该项目通过对辽河口西岸LZK02孔岩心细致的编录,发现了18.80-18.87m处含有一黑色碳屑层,含大量的木屑片及生物碎屑,并对此碳屑层底层进行采样,送往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AMS14C测年,底层的测年结果为Cal BP 10870 to 10680,由此可以判断出此碳屑层为LZK02孔全新世与晚更新世的分界层,此孔全新世的底层埋深为18.87mLZK03孔15.57-15.65m,15.73-15.80m两处发现贝壳层,有可能为古贝壳堤,结合15.80处的贝壳测年结果,初步判定15.80m处为8000多年前的古海岸线位置。 

为进一步确定冰后期海侵的时间及空间变化关系,项目组成员对盘锦欢喜岭采油厂这两处钻孔采集了粒度、孢粉、微体古生物等样品。 上述工作的顺利实施,为项目组下一步开展百年尺度的海岸线变迁研究做了重要的铺垫。


             

LZK02孔18.80-18.87m处碳屑层


15.57-15.65m处贝壳层


15.73-15.80m处贝壳层



210Pb与137Cs沉积物测年浅钻及采样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