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所对中国海洋大学协助开展的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研发课题的进展进行了检查和交流。青岛所张训华副所长、项目组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包括海洋CSEM发射系统、拖曳式电场接收系统、拖曳系统和辅助仪器设备等部分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设计。其中完成了可控源发射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划分、短电缆的输送电极算分析以及发射系统的功耗估计;设计并制作了拖曳式电场信号采集记录仪电路板、电磁数据记录仪实验室测试系统;完成了电场传感器结构设计和封装优化、传感器力学性能和结构可靠性研究,建立了电场电极和电场传感器性能测试方法和体系;此外,还探索了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完成了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一维正演研究以及海洋CSEM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2012年度工作任务、主要实物工作量、研究成果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张训华就系统设计和下一步方案论证提出了要求,并对拖曳系统稳定性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随后,双方共同到现场了解了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中“采集系统”、“系统集成”以及“发射系统”的研制进展,并参观了大型试验水槽。
据悉,随着陆地资源的匾乏,人们寻找油气能源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海洋。海底油气储层和其低阻沉积围岩之间有很大的电阻率差异,海洋可控源电磁技术正是观测这种电阻率差异所产生的电磁异常,从而可以确定油气的分布范围,并进而评价和计算资源量。一些大的国际石油公司(如BP, ExxonMobil, Shell, Statoil等)正积极地投资于这项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