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西藏罗布莎科学钻探竣工 首次取芯钻进1853米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赵 凡 曹 菲 发布时间:2012-10-11
  10月9日,罗布莎科学钻探高高的钻塔矗立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LSD02钻孔顺利完工。一曲高亢的《勘探队之歌》,让前来参加竣工典礼的专家学者和在此连续工作3年的地质队员激动不已。这口钻不仅首开高原科学钻探先河,而且创造了世界屋脊钻探孔深最新纪录。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铬铁矿床,是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解决我国铬铁矿资源匮乏、推动找矿重大突破的首选靶区,也是研究铬铁矿资源成因的关键地区,查明铬铁矿赋矿岩体超镁铁矿岩的岩性特征、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铬铁矿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机制,评价罗布莎超镁铁矿岩的资源潜力和潜在勘探靶区等重大科学问题,都需要通过科学钻探来获取原位实物资料。罗布莎科学深钻预导孔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4104米,最大孔深1853米,提交岩芯3488.8米,岩芯采取率达90%;开展深部岩心钻探随钻研究,完成1号孔岩心的岩石学、矿物学分析及细化分层岩心剖面,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对比研究泽当、普兰和东坡等大型超镁铁岩体,提出蛇绿岩新类型和深源铬铁矿新成因模式,受到国际地学届高度关注;发表了20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3项,组织开展10余次重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罗布莎科学钻探的施工工程由功勋地质队山东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于2009年6月开钻,先后完成了孔深1478米的1号孔和1853米的2号孔,从“特提斯喜马拉雅”穿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直达“冈底斯岩浆带”,该钻的目标就是揭示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边界和过程、研究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形成与侵位机制,进而为铬铁矿找矿突破前景提出重要理论。主要负责该项目的许志琴院士和杨经绥研究员称,这口钻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理论上的突破,特别是提出了铬铁新的成因模式,通过全球对比,认为在中国存在发现大规模铬铁矿床的前景。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深部探测与实验研究专项负责人、首席科学家董树文介绍说,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实施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先后启动了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南岭矿集区、金川铜镍矿床、云南腾冲火山岩等6个科学钻探项目。罗布莎科学钻探是其中第一个竣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