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
我国成功研制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高慧丽
发布时间:2012-08-03
7月25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长期被国外垄断和封锁的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被打破,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勘查装备水平和勘查能力进一步提升。
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在地质找矿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勘查铀矿、油气资源,以及与放射性元素有关的钾盐、稀有元素和多金属矿床。近年来,航空伽马能谱测量还发展成为环境放射性污染调查与评价、核设施监测、核事故应急事件监测的主要支撑技术。国外航空伽马能谱测量产品为欧美大公司所垄断,其关键性技术在国际上是保密的,而且存在技术封锁。我国虽然在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解释方面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是在航空伽马能谱仪的硬、软件上却依赖进口。
为研制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项目《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设立了《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研发》课题,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和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共同完成。
经过课题组科研人员的刻苦钻研、协同攻关和反复试验,完成了航空伽马能谱探测器的设计与研制、航空伽马能谱仪主控系统的研制、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方法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的集成与测试以及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的试验性生产等重点研究内容,实现了多项关键性技术突破。该课题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即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伽马能谱勘查系统的核心设备“AGS-863全数字化航空伽马能谱仪”,以及相配套的方法技术和测量软件。
2010年下半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将AGS-863全数字化航空伽马能谱仪用于内蒙古地区野外生产,共飞行36个有效架次,完成了22468.2千米测线的生产任务,获得了高质量的航空伽马能谱数据,完全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航空伽马能谱测量规范要求,并取得了初步的地质勘查成果。2011年3月,为评价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对我国近海的放射性影响,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紧急启动了航空放射性监测工作。航遥中心应用AGS-863全数字化航空伽马能谱仪执行了两架次航空放射性应急监测调查,及时获取了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以东海域的辐射剂量水平,未发现放射性污染物质。
据介绍,我国自主研制的航空伽马能谱仪响应时间快,可在1秒内获取放射性信号,而且在无源无辅助装置下可实现全天候能谱测量。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试验飞行,13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部分超过原设计要求,其中9项技术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但国产航空伽马能谱仪的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左右,后期维护与维修成本也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