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郑州综合所科研团队通过5年艰苦攻关和科技创新

氧化钼多金属矿床综合开发利用难题终获突破

来源:郑州综合所 作者:孙建军 发布时间:2012-08-01

日前,在京举行的全国有色金属矿业大会暨2012(第十届)有色金属矿业高层论坛上传来消息,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研发的“钼钨金氧化矿综合利用新技术”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此前,该技术成果在第一批国土资源部先进技术评选中被评为先进技术,这也是唯一一项研究单位入选的先进技术。

该技术成果以内蒙额济纳旗流沙山钼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面、系统研究。郑州综合所曹耀华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5年艰苦攻关和科技创新,在完成流沙山钼多金属矿重选、优先浮选、混合浮选等选矿试验和氧化钼钨混合精矿酸法提纯、钼钨分离、高压碱浸湿法化工冶金提纯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研究基础上,成功开发出钼钨混合浮选技术、钼钨氧化矿冶金提取技术、硫化钼精矿氰化浸金技术等关键技术,并设计出选冶联合工艺流程,成功解决了氧化钼多金属矿床开发利用技术难题。

据曹耀华研究员介绍,内蒙古流沙山钼矿为细粒、氧化率大于80%的典型复杂难利用氧化钼矿,工业矿体钼金属储量27065.35吨,品位Mo 0.1055%,WO3 0.055%,Au0.35g/t,有价金属以钼为主,伴生钨、金;钼、钨矿物以类质同象共生,呈粗细不均匀嵌布,有用矿物易泥化、嵌布粒度较细。加上当地水资源匮乏且呈硬度大、海水化的特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在制定工艺流程时既要考虑矿石特性,同时也要兼顾水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该技术采用先浮选辉钼矿,然后钼钨氧化矿混合浮选的总体技术方案。由于该矿具有氧化钼和白钨矿共生,脉石矿物方解石占较大比例的特点,钼钨氧化矿混合浮选过程中研制出EP-12、EP-13新型特效捕收剂,经过粗选得到含Mo8-15%、WO34-8%的粗精矿。

浮选粗精矿经粗细分级后,粗粒粗精矿采用改进的“彼德罗夫法”加温浮选技术进行精选,制得Mo25%、WO312%的钼钨混合精矿。细粒粗精矿采用碱法高压浸出-钙法沉钼工艺技术,制备出Mo35%、WO37%的工业钼钨酸钙产品。浮选钼钨混合精矿及工业钼钨酸钙产品,直接用于炼制钼钨铁合金,在不用钨钼分离的情况下实现钼钨的综合利用。

浮选硫化钼精矿含金150-200 g/t,单体解离后氰化,金浸出率大于99%,渣含Au<1g/t。

依托郑州综合所此项技术,流沙山钼矿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规模化的氧化钼钨矿高效综合利用生产线,包括1500t/d氧化钼钨矿选矿厂、40t/d细粒粗精矿提取冶金厂、硫化钼精矿氰化提金厂、钨钼铁合金冶炼车间等。目前正在进行2000t/d氧化钼钨矿选矿厂二期工程设计,已带来2000多万元/年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社会效益。

郑州综合所赵平研究员介绍,世界上氧化钼资源储量较少,约占总资源量的5%,矿体埋藏浅、伴生元素丰富,但选矿、冶金处理难度大,导致资源不能经济利用。该技术成果为钼钨氧化矿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推广到包括内蒙古在内的其他钼钨矿区。

“钼钨金氧化矿综合利用新技术”取得的重要成果还有,申请国内专利5项,已授权3项;发表论文10篇,获得奖项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