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极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找矿效率,实现快速突破。7月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在青岛举办了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新方法高级研讨班。
大区地调中心及部分局属单位物探技术骨干、相关省(区、市)地勘局、地调院、地质队等单位物探技术骨干及武警黄金指挥部、中化地质矿山局、冶金地质总局、有色地调中心等行业地勘单位的物探技术骨干,共计121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地科院副院长王瑞江同志和局资源评价部主任薛迎喜到会并讲话。
薛迎喜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王研副局长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随着基岩出露区浅表矿的勘探殆尽,找矿工作者开始更多地关注深部找矿和覆盖区的找矿工作;由于矿体在地下深部或被覆盖,造成了找矿信息的缺失、弱缓和复合叠加,难识别、难解释、难查明,因而找矿方向常常不清,要想实现深部和覆盖区的找矿突破,必须依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在现代矿产勘查,特别是在深部找矿、覆盖区找矿中起着核心和关键作用;近些年我国对物探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与矿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定量解释技术仍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地球物理技术在深部找矿、覆盖区找矿中的核心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现找矿突破的进程。他指出,本次培训班开得很及时也很必要,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完成好各项学习任务。
本次研讨班,地调局资源评价部与地科院资源所经过近一年的谋划,精选授课老师和授课内容,特别邀请到了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李耀国教授、理查德•卡恩布尔(Richard A. Krahenbuhl) 博士以及地科院资源所吕庆田研究员和中南大学汤井田教授等国内外物探勘查方法技术与运用方面的著名专家授课,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勘探基础理论与方法;应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实践应用和实例,以及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培训班开始前,局资源部龙宝林副主任和地科院王瑞江副院长分别作了“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设想”和“科技创新与深部找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