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资源所召开2011年度学术年会

来源:矿产资源所 发布时间:2012-01-11

   12月30日,矿产资源研究所召开2011年度学术年会,经过所学术委员会遴选后,共有18个结题项目进行了专题汇报,经过无记名投票,选出了2011年资源所十大科技进展,其中前6名参加了地科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的角逐,前3项入选地科院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进一步展示了资源所的科技实力。

   今年资源所选出的十大科技进展分别是:“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钽铌矿地质普查”,“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我国钾、锂盐找矿规律新认识和进展”,“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邻区花岗岩成矿系统”, “江陵凹陷深层卤水钾盐研究与找矿进展”,“巴尔喀什-准噶尔-南蒙古成矿带整体研究与勘查技术集成”,“长江中下游地壳结构与变形——从挤压到伸展”,“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构造研究的新进展”,“阿尔泰铁矿成矿作用及找矿靶区预测”,“大兴安岭中北段构造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进展”。

   其中,由资源所组织实施的矿产资源领域三项国情调查之一的“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摸清了石油等28个矿种21600个矿区的已查明资源储量家底,首次搭建了以矿区二维半空间图形数据库为基础的28个矿种的储量管理平台,为矿政管理上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新一轮矿产资源可供性论证、地质科研和地质规范的修订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性资料。“我国钾盐找矿规律新认识和进展”项目,对比研究了国内外钾盐矿床成钾特征,总结了中国海、陆相成盐盆地和成盐成钾具有成盐多期性和时代差异性、成盐迁聚性、物质成分多样性、后期变动性、液态矿多和海相盐盆地规模较小的特性;厘定了3个盐类成矿域和1个成矿带;提出了盐类沉积于构造稳定区中相对活动的亚稳定区和在构造亚稳定区中相对稳定区的新认识,完善了钾盐找矿理论;并有效的推动了油钾兼探工作;已在滇西、陕北和库车找钾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找矿方向和突破,有效指导了钾盐找矿实践,为我国找钾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碱性花岗岩铌钽铷矿研究勘查”项目,发现了新型铌钽铷矿床,研究了矿石的物质组分和元素的赋存状态,具有较好的选矿和冶炼效果;初步评审矿石量为77271.5万吨,为超大型铌钽铷矿床。

   本次会议的成果丰硕,既有成矿理论创新,又有找矿勘查突破,还有新技术新方法;规模为历届学术年会之最,陈毓川、郑绵平、裴荣富、赵文津等四位院士和所领导出席了会议,在读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