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让科技动力更强劲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木 易 发布时间:2008-07-2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紧约束也越来越明显,这迫切需要增强立足国内来缓解矿产资源紧缺的瓶颈,找大矿正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找大矿的关键是要有相关的科技支撑。

  科技部盘点“973”项目十年成果显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新生代和晚古生代大陆成矿理论,发展了多项找矿预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出一系列大矿和大型矿集区的靶区。这正是地质科技对找大矿支撑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找大矿一直是世界各矿产资源大国奋斗的目标。素有地质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地质大会,几乎每届都会以找大矿、超大矿为专题进行讨论——如果,在全球找到大型、超大矿总数的5%到15%,就能提供全球矿产资源30%到60%或者更多,可见找大矿的重要意义所在。前不久中国完成的世界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也显示,全球横亘着21条巨型成矿带,有62个异常超大型矿床,而我国就有10个以上。相对于我国紧缺的矿产资源形势来说,这些大型和超大型矿的勘查工作显得极为紧迫。

  要找到大矿,新的找矿思路、新的找矿基础研究和科学技术必不可少。从战略矿产资源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开始,解决找大矿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就已经与国家目标结合起来。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研究成果,被中国地质调查局陆续列入前期风险勘查范围,也让大矿和超大矿的尽早勘查开发成为现实。

  事实上,我国地质学家们一直努力去探求巨型或特大型矿床的有效方法。目前,利用超低密度或极低密度的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已经被认为是寻找巨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最有效途径。

  科技是动力。相信,在我国加强地质工作的大好形势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国在找大矿和超大矿的道路上一定能不断获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