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国际合作

中法科考探险专家探秘长寿地质资源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 苏橹萱 黄强 发布时间:2016-03-09


启动仪式现场。

  中法首届广西东兰长寿地质国际科考探险活动近日举行。中法科考探险专家团队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的长寿地质资源进行了为期八天的深入调查和探测。

  东兰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广西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重点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典型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闻名国内外的江平地洞群落、泗孟田园、长乐宫、仙阳洞、红水河第一湾等奇特自然景观。

  据悉,科考活动2月26日启动,科考探险队一行15人先后对位于该县武篆镇旧洲屯韦虎臣(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地下隧道遗址和江平、巴学村溶洞群,以及泗孟乡板岜溶洞、长乐镇“长乐宫”溶洞等天然溶洞群共12个洞穴进行了科考探险,总里程约为16.5公里。

  科考队发现,这些地下洞穴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一些洞穴不仅长且宽,还有美轮美奂的钟乳石以及河道、流水、瀑布、湖泊等,完全可以媲美闻名遐迩的巴马水晶宫。其中的一些洞穴,仅从兰木乡政府所在地地下一直通达武篆镇拉乐村这段就长约9.2公里。探险队队长、法国人让·坡塔西表示,可能还有更长的洞穴,只是尚未被考察发现。

  科考队在泗孟乡进行考察探险时,还发现有5个天坑。已初步考察的两个天坑,一个的深度约有420米,坑底树林茂盛;另一个的深度约为272米,坑底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这两个奇特的天坑,都极具科考及旅游开发潜质。同时在一地下溶洞,科考队员还惊奇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紫色金线鲃,这是在斯特地质溶洞的暗河里所繁衍生存的特有鱼类,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本届科考探险活动由广东东兰县人民政府、中法洞穴探险协会、法国青年洞穴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等联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