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国际合作

地质公园管理与发展国际培训班开班

是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后的首次重大活动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周铸 雷鸣 谭艳敏 发布时间:2016-01-20

地质公园管理与发展国际培训班近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班。包括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GGN)全体成员在内的一批顶尖地质公园专家,为近百名来自我国各类地质公园的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培训。

 

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介绍,2015年11月,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审议批准了“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IGGP)”章程以及“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并将全球现有的120处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转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其中包括我国的33处世界地质公园,这一数量目前为世界第一。

 

关凤峻表示,上世纪末,我国启动了国家地质公园计划,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逐步完善了地质公园管理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关凤峻说,我国迄今已经建有世界地质公园33处、国家地质公园189处,批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52处,省级地质公园和建设资格235处,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术团体技术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中国特色的地质公园发展模式,地质公园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本次培训班在中国举办,表明中国地质公园的建设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的高度认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鸿冰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地质公园研究的高等院校,多年来,该校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参与了一系列与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发展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为许多地质公园在申报、建设、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本次培训班是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之后的首次重大活动,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希腊爱琴大学承办。希腊爱琴大学已连续举办了7届培训,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影响。培训班将使参训人员熟悉世界地质公园新的章程、运作指南,明确地质公园理念、原则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