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国际合作

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在中德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成果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 作者: 李 强 发布时间:2014-10-28
    自科技部“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于2013年落户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以来,在广西与桂林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岩溶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指示技术引进与合作研究”以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归国留学基金“岩溶典型水藻的碳酸酐酶及其在无机碳利用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的资助下,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与德国美因茨大学Werner E.G. Müller研究团队进行了密切合作,并在利用生物诊断岩溶水体污染以及植物碳酸酐酶在调节岩溶碳循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中《Potential biological role of laccase from the sponge Suberites domuncula as an antibacterial defense component》已被国际著名期刊BBA - General Subjects (影响因子3.829)接受。本研究揭示了海绵体内的漆酶在逆境中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利用岩溶水生生物开展环境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该实验室与德国美因茨大学还先后在“Planta”(影响影子3.376)和“RSC Advances”(影响影子3.708)共同发表了《Carbonic anhydrase: a key regulatory and detoxifying enzyme for Karst plants》(2014,239(1):213-229)、《A novel TiO2-assis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 separator for treatment and inactivation of bacterial contaminants in aquatic systems》(2014,4:48267-48275)等高水平文章。